別把人生控制權 遺落在18歲

別把人生控制權 遺落在18歲

去年底,我們辦了一場畢業15年大學同學會。當年一屆高達100多位畢業生的泱泱大系,只有1/10仍留在傳播媒體,從商、創業者有之,執教、當公務員者有之,同學們的合照儼然一幅迷你百工圖。

在那個個人申請名額不到一成的年代,多數高三生只能把自己賭在聯考(相當於現在的指考)的命運轉盤上,分數停在哪,就進哪個科系。開學後互相問起,才知道某某聯考「失常」,才從台大落到政大;某某則是沒算好志願序,不小心從文學院跑到傳播學院;也有人以第一志願進了新聞系,才發現跟想的不一樣……。

當年那些「誤入歧途」的同學們,有人實習打工、有人修輔系和雙主修、有人研究所換跑道、還有人參加國家資格考試。現在,才能做著一份雖不算飛黃騰達、但也熱忱喜愛的工作,過著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學考試就只是9公里處的一個水分補給站。18歲那年,就算你還不確定想讀什麼,或沒考上理想的校系,也不要放棄人生的選擇權。

考試結果不是個人能百分之百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決定,大學四年、甚至畢業之後的每一年要怎麼過。

多數人都是從嘗試中找到目標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說,許多人以為生涯必須小心規劃,想好未來五年的每一步,才能成功。但真實生活中,我們其實是「一方面按照審慎的策略往前走,另一方面則必須應付無可預期的選擇。」

因此,你會看到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呂冠緯,考上人人稱羨的台大醫科後,卻決定當老師;從小打了九年棒球的體育系學生曹佑寧,大膽毛遂自薦當上電影男主角;而大學讀空間設計系的阿信,大學時期和同學到處駐唱,終於成就紅遍亞洲的天團五月天。

廣告

在大學生涯中,你終究會發現自己最喜歡的領域、做什麼會感到得心應手,最後必然可以找薪資、發展前景不錯,自己也充滿熱情的領域。「但這絕不是坐在象牙塔裡苦思冥想就能辦到的。」克里斯汀生說,「策略幾乎總是來自種種機會,包括你可以預期及無可預期的。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走出去。」

克里斯汀生的生涯也是充滿嘗試與意外。他一心想進《華爾街日報》當編輯,所以大學讀經濟系,被拒後只好轉往顧問業、進入學術圈,最後成為一位創新管理大師。只有極少數人能靠著最初的策略成功直達終點,多數人都是靠著不斷嘗試,才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系、工作與人生目標。

所以,沒有考到75級分或名校又如何?重要的是,上大學後,絕不能像打完仗的戰士,就地臥倒休息,前方永遠有難以預料的機會,未來四年一定繼續跑、走出去。15年後回首,你才會看到一個不後悔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