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編劇簡士耕:不要為了競爭力,喪失自己的人性

隨著過度保護的堅持、望子成龍與望女成鳳的殷殷企盼,現代的家長對於孩子,總是有個「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的桎梏,在課業的控管、人生職涯的限制下,很多在無形之間的傷害,成了幼小心靈中無處宣洩的壓力。

描繪各種不同教育隱晦意義的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On Children),正以台版《黑鏡》(Black Mirror)的科技省思,映照台灣家長在教養上的盲點,那衝擊和震撼有如醍醐灌頂,而編劇簡士耕,也寫下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劇本──〈貓的孩子〉(Child of the Cat)。

曾寫過《紅衣小女孩2》、《落跑吧愛情》、《大尾鱸鰻》等膾炙人口作品的簡士耕,早年曾是《戲說台灣》和《玫瑰瞳鈴眼》的編劇,從高中時期就想要拍電影的他,大學畢業後憑藉著熱情和堅持,懷抱夢想投遞自己的劇本──雖然曾處處碰壁、面臨作品不斷被打槍的學生時期,但他靠著自我的敏銳、對劇本無盡的想像力,最終獲得電視劇組青睞。

當年的他,在一個月就要寫出兩本劇本的緊湊生活中,還是能如期地準時交出令觀眾印象深刻的戲碼,從無到有生出充滿角色魅力的故事,靠的是從日常生活中累積、不斷閱讀的內化,然而他發現,一旦想要踏入電影圈,還是要進入學院派較有門路,因此他決定報考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開啟不一樣的人生歷練。

成長經歷 成了創作時動力

你可能很難想像,對電影有著如此敏銳度的簡士耕,其實在研究所之前完全沒有接受過電影相關訓練,而這一切與他父親有著深厚關係,更成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令人咀嚼再三的創作靈感。

廣告

原來,高中時的他,畢業後原先想要報考台藝大電影系,「我那時候志願卡上,填的全部都是表演藝術相關的學科,結果被爸爸發現後,他直接把我的志願卡撕掉,」而這一撕,也在他充滿熱血的情感中,澆熄那無比的熱忱。

簡士耕分享,在他的家族中,「比較」是個很普遍的行為,每到家族聚會,不管是爸爸那邊還是媽媽那邊,比成績、競逐課業成了他們茶餘飯後最基本的話題,「那年聯考後,我的成績給足了爸爸『面子』,他感到非常開心,最後卻發現我選的志願可能會讓他『丟臉』,趕緊叫我選別的科系。」

而這樣歷歷在目的場面,後來成了〈貓的孩子〉中,那全家族在大圓桌上互相討論成績、家長互相比較孩子考試考上哪的關鍵深刻畫面。

「我還記得當時我爸舉了楊德昌的例子,說他不是學電影出身也成了很成功的電影人,希望我盡早死心,」簡士耕說,後來他讀了台北大學社會系,但也建立了用不一樣眼光看世界的想像。

勤寫磨練 醞釀更多動人故事

歷經了多年的磨練,簡士耕已成了業界頗具知名度的編劇,他分享,當編劇成功的關鍵,一定要多看電影,了解人物的起伏線、設計人物的方法、基本的邏輯架構,「重點是作品一定要看得夠多,從模仿開始,然後找出自己的方向。」

簡士耕表示,「還原分場」是個很重要的學習方式,「看完電影後,自己把那部電影寫下來;當你能把整部電影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手感、練出自己的邏輯,這方法我直到現在都還會這麼做。」

他強調,「這種方法有點像是學鋼琴的指法,每位鋼琴家都會有試彈的節奏、熱身,那是一個很基本的功夫。」而把基本功作好,就像是蹲馬步的基本動作,隨時要練習。

因此,他只要看到一部好看的電影,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會作筆記、分析,多看多寫,就能夠更了解電影劇情為什麼這樣安排、鋪陳,久而久之也能把把那樣的情感吸收地不著痕跡。

而這次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啟發他更多創作因子的,其實是他自己的三個孩子。

不要為了競爭力 喪失自己的人性

「教育這件事情,我覺得上一代曾經經歷過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都不應該再傳到下一代身上,也許長輩的確是為了讓孩子更有競爭力、希望他們有出息,但往往許多的價值觀是錯誤、不健康的,」簡士耕說,「人們為了有成就,是否已經喪失應有的人性?我們真的應該嘗試改變、讓那面高牆倒下。」

他強調,孩子絕對不是應該要被控制,而是應該多陪伴、跟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應該省思的事情。

「放過自己吧!長輩也是、孩子也是,不要為了競爭力這種東西,不要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厲害、為了成功,而變成魔鬼、變成惡魔,當自己是個人,成功才有意義。」

部分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劇照提供:公共電視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