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期貨實戰策略-近月RTF小跌 短線看貶

工商時報【記者許庭瑜╱台北報導】 上周起,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掛牌兩檔「人民幣匯率期貨」,促進台灣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多元發展,開創臺灣期貨新紀元。國人可從期貨的三大功能-「避險、投機、價格發現」,提升人民幣期貨的實務運用。 觀察昨日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情況,小型人民幣期貨(RTF)近二月合約共成交2,663口,跌幅0.09∼0.128%,振幅0.08∼0.15%,顯示市場短線預期美元走弱、人民幣走升;至於法人交易為主的人民幣期貨(RHF)近二月合約共成交274口,因為契約金額較大,因此交易量較少,不過該商品波動度較低,當日振幅0.067∼0.073%。 統計臺灣境內的人民幣定存,截至2015年6月,台灣銀行業人民幣存款規模達3,382億元,足見「避險」需求龐大。而人民幣匯率期貨的推出,有利於賺取人民幣的台商、人民幣定存族、寶島債持有者、錢進A股的投信法人等客群,透過人民幣期貨移轉匯率風險。 當預期人民幣將貶值、美元相對升值時,代表1美元可兌換更多人民幣,此時可買進人民幣期貨作多,期貨的交易獲利,可彌補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跌價損失;反之當預期人民幣走升,則可賣出人民幣期貨作空。 統一期貨指出,因人民幣期貨的期交稅率僅合約價值之百萬分之一,保證金亦僅需人民幣2,570元(約台幣1.3萬元)或人民幣12,690元人民幣(約台幣6.4萬元),在低交易成本的有利條件下,將吸引更多避險者避凶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