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40萬 陸晶片產業隱憂

旺報【記者林瑞益╱綜合報導】 對於中興事件與大陸國家晶片的研發,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說,關注技術差距的人多,關注人才問題的人少。在他看來,國產晶片的研發和應用短缺,更為根本的問題在於大陸電腦人才培養的「頭重腳輕」;他擔心未來3至5年,電腦底層研究就會沒有人才可用,需要體系化的建設來治根、治本。 他觀察到,電腦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普遍不願意學習更為基礎的電腦系統結構,而是對電腦應用更加關注。 就業與市場考量優先 《中國青年報》4月24日報導,「高校(台灣稱大學)的晶片產業人才儲備堪憂。幾乎所有人都在做電腦應用的東西,而不是基礎的東西。」李浥東很理解電腦基礎領域和應用領域之間客觀存在的人才差異,「高校講就業率,學生看市場預期」,但他認為,無論是薪資待遇還是人才總量,目前都相差太大了。 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軟體與積體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目前大陸積體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也就是說,缺口達40萬人。 專家籲發展教學體系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處理器負責人胡偉武認為,本質上都是在教學生怎麼用電腦,而不是教學生怎麼造電腦。就像汽車專業教了一堆駕駛員一樣。在他看來,大陸的晶片產業人才培養極不平衡,大多數人才都集中在技術應用層面,但研究演算法、晶片等底層系統的人才太少。 他舉例,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在用Java程式設計,相應的人才儲備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但研究Java虛擬機器(在實際的電腦上模擬類比各種電腦功能的抽象化電腦)的人才非常少,「我2010年辦企業的時候連10個人都不到」,而今天全大陸可能仍不超過100個。 胡偉武呼籲:「大學教育不光是要教用電腦的人才,而是要教一個體系結構,一個作業系統,應該把這些教學體系發展起來。」電腦專業要加強基礎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