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與烏魚子悲歌

中國漁船與烏魚子悲歌

《天下》記者海上直擊中國漁船數量、噸位大增,採取破壞性漁法越界捕魚。對付中國漁船,韓國大腕砲擊、印尼則是集中炸沉,台灣卻有海巡當內鬼,自賣情資通敵。執法不力,就算台灣慢魚有成,也難招架中國大規模的胡撈亂炸。

冬至前後10天的烏魚汛期,在台中梧棲港,《天下》記者跟著漁船一起出海捕烏魚,追尋台灣烏魚子的故事。但離開台灣海岸才12海里,兩艘油船率領的中國漁船團出現眼前,直擊了台灣海峽的新浩劫。

這一天是元旦假期過後,彰化塭仔港船長黃昭展看著掃描雷達說,「中國漁船已經越界到離岸。我強調是離岸,這就已經到8、9海里以內了,0356(船號)已經是在基線的左右,C0085 0411(船號)有時候我們會在台中港外海遇到,那已經是5海里的基線裡面,算是內海了,講難聽點,他已經到我們的河床地了。」

出海是為了找台灣魚的故事,找一條最能代表台灣的魚。美食專家徐仲說,從歷史資料可以發現早在荷蘭時期,那時候的台灣就已經開始捕烏魚做烏魚子,到了日據時代又經過了改良,烏魚子在台灣的歷史超過355年。

如果要找一個海鮮產品,到國際舞台說台灣的故事,「那一定就是烏魚子了,它最能代表台灣,」徐仲說。

中國央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也選擇了烏魚子代表台灣,打響了台灣烏魚子在中國大陸的名號。烏魚子成為陸客來台必買的伴手禮之一,是台灣的烏金,但它的高價與盛名,卻也連累了它自己。

把魚炸到昏 再用雙拖網撈捕

每年冬天,當肥美帶卵的烏魚由北往南洄游最終造訪台灣,中國漁船沿途攔截、蜂擁越界的目標之一就是烏魚。

廣告

在台灣海峽中線東邊巧遇中國漁船,沒想到第一眼看到的,竟是2艘大型加油船錨泊在離台灣海岸12海里處。

油船上的工作人員不停地替漁船加油,一艘加滿了,再換另一艘,加滿了油的漁船直接下網拖魚。魚艙滿了,還有運漁船來裝魚貨運回中國大陸的港口,像辛勤蜜蜂日夜不停工,把台灣海峽當自己的內海。

至於《天下》記者這一趟出海,船長黃昭展只在台灣海域撈起了廢棄的輪胎、破沙拉油桶,還有些零星的漁獲,烏魚一隻也沒撈到,只感嘆等明年了。

他說,其實拿石頭砸自己腳的還是台灣人,中國大陸本來是不吃那種吃土(編按:實際為食藻)的魚,他們認為烏魚就是吃土的,大概在民國80幾年、90年的時候,中國漁船才開始抓烏魚。

台灣人發現中國人不吃,就開始用很低的價格收購,並且教他們如何抓烏魚、剖腹取卵。當中國漁民知道說捕烏魚可以賣給台灣人,台灣漁民抓不到烏魚的惡夢就來臨了。

尤其是當中國漁船發現烏魚卵是烏金,有驚人利潤可圖的時候,問題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