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型手機 成長有瓶頸

中國智慧型手機 成長有瓶頸

中國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及巴西等新興國家,因為當地政府紛紛調高電子產品的進口關稅,讓原本靠「高規低價」為主要訴求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遇到出貨量不增反減的窘境。

正當中國紅色供應鏈橫掃全球之際,另一波的紅潮卻遇到挫折;中國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及巴西等新興國家,因為當地政府希望調整產業結構,紛紛調高電子產品的進口關稅,也讓原本靠「高規低價」為主要訴求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尤其是有「中國iPhone」之稱的小米手機,遇到出貨量不增反減的窘境。

銷售量衰退 中國手機市場現警訊

據了解,小米科技在本月初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3470萬支,較去年下半年的3500萬支,下滑了0.9%,這也是小米科技自從2013年開始公布半年度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數據以來,首度出現衰退現象。

如果以小米設定今年要出貨八千萬支到一億支的目標來看,就算以低標八千萬支為基準,小米下半年出貨至少要較上半年成長31%。不過,這幾年下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向來都是蘋果iPhone揚威的時刻,就算是三星(Samsung)也不敢在下半年跟蘋果力拼,更不用談小米手機了。

新興市場是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必須鎖定的市場,根據研究機構國際數據中心(IDC)所公布的資料,今年第一季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1億支,較去年同期下滑3.7%;智慧型手機部分,第一季出貨量也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5%,這是中國手機市場六年來首次出現出貨量下跌的狀況。

IDC指出,目前中國市場的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已經突破90%,大多數用戶進入了手機升級換代的時期,市場成長率放緩,意味著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廣告

為了尋找新的成長契機,中國品牌手機也開始向海外發展,尤其是新興市場。不過,小米有高達90%的出貨比重是來自中國,因此當巴西、印度祭出調高進口關稅,迫使手機廠商到當地設廠生產,小米就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至於蘋果iPhone為何不會受到影響?產業人士說,因為新興市場並不是iPhone主要市場,而且蘋果挾著高品質,以及象徵身分地位的既有印象,就算新興市場的關稅再高,蘋果都可以把關稅反映在售價上,而且當地消費者還是會埋單。 在地生產才能應付關稅問題
小米要如何突破關稅困境?方式無他,就是必須加速在印度當地的生產計畫,而這也是當地政府欲透過調高關稅,想要達成的目的。小米手機主要代工廠─鴻海(2317)旗下子公司富智康董事長童文欣表示,在印度總理穆迪(Narendra Modi)決定上調進口關稅之後,富智康就已決定,將在今年底之前在印度設廠組裝手機。

由於母公司鴻海是蘋果iPhone的主要組裝廠,基於分工的概念,富智康並沒有生產iPhone,而是轉往生產其他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其中小米手機就是帶動富智康從營運谷底回升的重要關鍵。童文欣說:「我們需要找到重塑輝煌的方式,因為我們之前出現過巨額虧損,而大約二到三年前,我們開始幫助小米。」

只不過,要在印度設廠也不是那麼快,儘管富智康之前在印度曾經有工廠,不過那是從原本的手機巨人諾基亞(Nokia)手中接下來的。隨著諾基亞不敵智慧型手機的潮流,富智康在客戶訂單持續下滑的窘境下,也陸續關閉了印度工廠。

法人直言,一個生產線要從無到有,到建置出來可以正式投產,並沒有那麼快,況且要做的並不是只有最終端的組裝而已,相關供應鏈的配套也是一個問題,尤其當經濟規模還沒有達成之前,供應鏈廠商不會輕言遠征設廠,畢竟成本問題仍是設廠的重要關鍵。

另外一家小米手機代工廠─英業達(2356),在印度的設廠計畫也延後,主要是生產設備同樣因為關稅問題,使得進廠時程不如預期,原本規劃第二季開始投產,目前預計要延後到第三季。

英業達在今年年初才宣布,因應客戶要求將赴印度設新廠,不過除了生產設備入關時因稅率問題受到影響外,相關供應鏈傳出因不願赴印度設廠,而拖累了投產時程。其中,影響供應鏈設廠意願的原因,除了經濟規模外,還有工廠管理難度高、招工不易、廠房尋覓需要時間等。

新興市場潛力大 蘋果也來搶

類似問題,之前蘋果也曾在巴西遇過。早在2011年,就傳出鴻海要在巴西為蘋果設立新廠,專門生產蘋果產品。當時鴻海並不願證實相關消息,不過不可諱言的是,巴西是長期被全球看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國家之一,擁有豐富資源、廣大消費市場,配合巴西在拉丁美洲重要的經濟戰略地位,其巨大的經濟成長動能早已全球矚目。

蘋果想要到巴西生產,目的有二,首先當然是看好巴西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人工成本高,相較之下,巴西仍有生產優勢,相關產品如果出貨到中南美洲等市場,一方面有就近出貨的方便性,還可享有自由貿易等零關稅優惠。只是蘋果在巴西也遇到一樣的狀況,包括招工不易、工廠管理難度高等等。

然而,中國品牌手機並不能跟蘋果相提並論,以小米手機為例,它要出口到其他國家,還有專利的問題需要解決,雖然中國官方積極協助廠商加強專利方面的布局,但那並非一蹴可及。
內需滲透率已高 品牌出走不得已

中國品牌要走出中國已經是必經之路,畢竟當智慧型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已達90%的狀況下,每年剩下的只有換機潮,這對持續追求出貨量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廠來說,幾乎已經沒有成長空間。

不過要走出中國目前仍困難重重,像是新興市場也想要轉型,因此透過關稅壁壘,希望能將進口轉內銷,讓這些智慧型手機廠直接到當地設廠,藉以帶動該國產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