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被忽略的風險!

理財專欄作者 黃逸強

10/1新聞:人民幣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人民幣權重高達10.2%,擠下英鎊及日圓,成為僅次於美元及歐元的第三大強勢貨幣,由於SDR具國際支付功能,將大大地提升主權機構持有意願,專家看好人民幣。

10/25新聞:人民幣官方匯價跌破1美元兌6.77元,大陸央行副行長易綱強調,中國大陸經濟的基本面非常好,同時還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11/15新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元指數出現了V型反轉上衝100關卡,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進一步下跌至八年來最低的6.8495。市場分析人士預期,美元指數年內不會超過 100.5,對應的人民幣下跌空間有限。

專家的話只能當空氣
天有不測風雲,金融市場也詭譎多變,美國大選結果跌破一堆專家眼鏡,這年頭民調都不準了,一切的數據都只能當參考,英國脫歐公投還記憶猶新,美國總統又爆冷門,以後可能變成常態,愈不可能發生的事愈會發生。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金融市場掀起滔天巨浪,匯率和股市如洗三溫暖,一場資金大挪移即將展開。

人民幣會在這裡止穩嗎?沒人知道,但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去猜頭部和底部,高還有更高、低還有更低,不要相信專家的話。匯率是所有金融商品裡最難搞的,影響它的變數太多,投資人完全無法掌握。更不要以為這裡是低點,而去做人民幣相關商品的投資,賺到價差是本事,賺到匯差是運氣。

今年初美元兌台幣最高升到33元多,陳姐買的新興市場海外基金想贖回,但淨值還在虧損,到上月新興市場開始獲利要贖回,美元卻貶到31元多。這種淨值與匯率的蹺蹺板令人很煩惱,相信很多投資人有同感。

廣告

被忽視的風險
投資海外商品有很多陷阱,聽業務員天花亂墜的吹噓,很多投資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有的商品會綁約,提前解約要付很高的違約金;有些商品管理費隨著投入金額愈多、時間愈長收的愈重;有的商品連結不同貨幣,大多數投資人都忽略了匯率可能會吃掉利潤。這些都是業務員不會說的秘密,因為不賣就沒收入,甚至可能沒工作。

台灣的金融商品夠多了,以前很羨慕國外有二倍ETF或反向ETF,操作起來很靈活,現在我們市場都有這些商品了。如果要投資海外市場,目前各券商發行的ETF也愈來愈多樣化,有連結各國股市及商品指數,實在沒必要再去買海外的金融商品,除了投資本身的風險,又多一層匯率的風險。

因為不景氣,業務量萎縮,很多銀行及券商吹熄燈號,行員或營業員被迫轉型,說好聽是做財富管理,其實就是賣基金或保險,或是一些很複雜的結構型債券。業者的收入來自於手續費,再洗也是這些客戶,辛苦存了一點錢被搬來搬去。餅就這麼大,台灣的服務業就只能你賺他的錢、他賺你的錢,市場愈做愈小,格局也愈來愈小。

去年滬港通造成陸股大漲,現在深港通即將上線,看好陸股的人不必去香港、也不用去大陸,更不需要買投信公司的海外基金,國內就有很多相關ETF。投資就是要簡單,買股票不如買基金,選基金不如選ETF,一方面是台幣計價沒有匯率風險,又在股票市場交易,沒有時間差買賣非常方便,費用又很低,是投資的首選。

延伸閱讀
川普當家 新興市場就沒戲唱?
學會有錢人的好習慣,致富只要5分鐘!
美元走強 就表示黃金、原油、股票也會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