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花錢買房空間變少 高公設比惹民怨

台灣買房子因為高公設比引人詬病。但現在公設比卻越來越高,因為政府規定雨遮、屋簷不計入主體面積,公設要分開計價,現在這些規定,助長建商將公設比衝更高,新建案公設比最高達到47%,也就是說民眾購屋,如果房價3000萬,其中1400多萬是公設,實在很離譜!

不管是在台北市還是新北市,買新建案公設比通常高得嚇人,不過以往30%公設比就已經不得了,今年更誇張,北台灣高樓華夏的公設比衝上32.4%,附屬建物另外計算,平均高達15%,算一算佔了房價47.4%,卻是不屬於自己的公共空間!

民眾無奈苦笑,想買房就得多花錢當冤大頭,像這間位在中正區,鄰近捷運的新建案,去年底完工,權狀40坪,總價2980萬元,雖然屋簷雨遮也不入坪數,但因為高公設實際使用坪數只剩20坪多。

包租公律師蔡志雄說:「這個都有可能,我們看到建築基地的面積越來越小,你的建築基地越小,公設比就會越拉越高。」

公設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新法規要求8樓以上建案必須有2個安全梯,也間接讓公設比灌水灌更多。比起在日本、泰國買房,都是買實際坪數,真的差很大!

蔡志雄表示:「也有在討論像國外走實坪制,但一旦走實坪制,你的公設還是存在,就會把房價灌到坪數理面,就把每坪的單價拉的更高。」

都說台北居大不易,房價高已經引發民怨,現在公設比再灌水衝高,花一大筆錢卻買不到空間,恐怕是讓民怨更加沸騰。

(民視新聞/黃瀞儀、鍾淑惠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