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社會宅進入完工高峰期 北市逾1.3萬戶

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今明兩年將進入完工高峰期,預計2022年,光台北市就有超過1.3萬戶,讓不少年輕人期待能用低於市價的租金入住新房,但社會宅一間間蓋,專家倒是認為,與其拚命蓋,不如重新檢視住宅政策,拉高弱勢族群入住社會宅比例,才能達到政府的美意。

工地搭起藍色布幕,敲敲打打施工中,位在台北市木柵的公共住宅,預計今年底就會完工,全台第一階段社會住宅,也將全面進入完工收割期。

民眾期待完工後能租便宜新房,依照目前施工進度,今年有超過6000戶完工,2020年來到5000戶,成為完工高峰期。

而根據內政部統計,2022年社會住宅,台北市將有1萬3700戶,新北市7000戶,桃園市、台中市都有3000戶左右,高雄市600戶,但專家說,想解決租屋問題,恐怕緩不濟急。

政治大學特聘教授張金鶚指出,「房子租金低所謂不少,其實坦白講,現在低台北市只有8成啊,真正關鍵是怎麼樣讓真正弱勢家庭住的進去,不是蓋多少的房子,是要幫助多少弱勢家庭,這才是社會住宅本意。」

點出最大問題,解決租屋黑市,對多數民眾更有感,就連合宜住宅也被視為炒房工具,以A7合宜宅為例,當年以每坪15萬入手,還沒過閉鎖期就被法拍,以周邊行情每坪21~26萬來算,至少增值15%以上,最高上看7成。

張金鶚提到,「早期大概那些合宜宅,好像表面上是要幫助弱勢家庭,結果你看到什麼,看到都是這些投資炒作的,政府在幫一些人做投資炒作情形。」

政府出錢出力蓋房,但要替青年和弱勢解決居住問題,相關住宅政策還得全面檢視,才能對症下藥。

(民視新聞/徐紹芸、黃啟豪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