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新募基金 收益型商品占多數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目前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審核中已經送件申請募集的新基金概況推估,第3季將有超過10檔基金展開募集,且每檔上限約200億元,總募集上限逾2,000億元,但有別於上半年新基金鎖定陸股的熱潮,第3季整體基金產品有轉向平衡、組合和債券型等收益型商品,且陸股相關基金僅三檔,有降溫趨勢。 今年上半年不論是新基金的募集熱潮和績效表現幾乎都由陸股相關基金扮演主角,但隨著國內投信公司中國相關股債基金陸續布建完備,因應下半年全球股市持續震盪走勢,第3季的新基金轉聚焦相對強調固定收益的平衡、組合和債券型基金。 根據統計,目前已經核備且可能在7月展開募集的聯邦全球多元化ETF組合基金、野村美利堅高收益債券基金、統一全球新生技醫療基金等,不但都沒鎖定陸股,也沒有人民幣級別,而接著等待核准的國泰、摩根等大型投信雖以中國為主,但分別聚焦在中國高收益債和雙息平衡,接下來則可望有富邦日本傘型基金和元大寶來印尼債券基金。 從第3季可望展開募集的新基金類型來看,正好呼應多數法人認為下半年全球投資變數較多,加上上半年飆漲的陸股走勢可能轉趨震盪,因此較適合將資金轉入強調股債兼備的平衡基金,或搭配收益型債券基金,以降低投資風險。 相較今年3月8檔新基金募集額度上限就達2,000億元,其中有6檔基金同時擁有人民幣計價,更可見陸股新基金的熱度明顯降溫。 但法人表示,短線因散戶入市熱情降溫而造成A股急跌,可是中長期來看,在政策偏多、估值便宜與長線結構調整等利多題材加持下,仍看好陸股有向上續攻的空間。法人建議,A股震盪之際,除了可採取定期定額策略,降低選時風險,不妨把握修正時機單筆加碼,雙管齊下,跟上大陸新經濟的成長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