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Apple Map 幕後功臣都是他!勤崴憑什麼超越同業、坐穩龍頭地位?

晚上和朋友相約在一間新開的餐廳,為了避免遲到,點開手機上的 Google 地圖,輸入餐廳名字、餐廳地點、最快抵達餐廳的路徑,以及需要花費的時間,馬上映入眼簾。

Google 地圖已經成為規畫行程的好幫手,不過,之所以能這麼好用,這間公司提供的電子地圖是重要功臣。

這間公司,便是掌握了全台灣超過 70% 電子圖資的勤崴國際科技。舉凡你在智慧型手機上常見的地圖 App,像是 Google 地圖、Apple 地圖,都是使用勤崴的底層圖資、店家資訊或者大眾運輸轉乘服務

除了人們常用的手機導航,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柯應鴻的眼光,看向更遠的地方,電子地圖不只能應用於導航,從電信業者尋找架設基地台的位置,到電動車、自駕車等未來新興產業,都是他們能夠使力的機會。

已經坐穩龍頭地位、2018 年營收為 3 億 3000 萬元,淨利為 3900 萬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柯應鴻卻說他們其實不是這個產業的先行者,他們是如何做到後發先至?

靠用戶和計程車隊回報,不斷更新圖資

面對這個問題,柯應鴻給出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答案:長期堅持投入資源。這個回答看似簡單,卻是電子地圖產業中,多數競爭對手不想做的事情。

為何長期投入資源會如此困難?他解釋,假設拿著兩張地圖給客戶比較,通常難以判斷誰好誰壞,因為單純比較上頭的道路、店家,不會有太多差異。但事實上繪製好一張地圖,跟產製出一份可以使用的地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電子地圖不會有完成的一天。」他說,當某間店家調整營業時間,或某條道路改為單行道,這些店點與路況資訊隨時都更新,才可能交到客戶手中。但這項工作仍然得用上不少人力,誰更願意投入人手、資金長期維護產品,正是影響電子地圖品質的關鍵

廣告

這代表要做得比對手更好,人力成本不可少,但柯應鴻並沒有選擇節流,而是設法增加蒐集資訊的管道,打造出一支專屬的「眼線」隊伍。

舉例來說,他們與第一線使用導航服務的計程車隊合作,而 2009 年推出導航王 App,超過 650 萬名的使用者,也成為隨時回報、更新路況的夥伴。

正是在這塊市場耕耘許久,替勤崴帶來國際大廠的合作契機,Google、Apple 等公司受限於電子地圖的即時性,長期派人員駐點台灣並不符合成本,因此需要能長期維護更新圖資的在地夥伴,而勤崴也在 2005 與 2017 年分別和 Google、Apple 地圖展開合作。

大數據搭配 AI 預測模型,路況精準率提高到 90%

長久堅持不只是帶來客戶,柯應鴻指出勤崴目前最大、最珍貴的資產,是累積近 10 年、台灣各道路不同時段的路況情形

這些歷史路況之所以珍貴,勤崴執行副總經理黃晟中解釋,假設早上 8 點要從台北開車至台中出差,並請導航軟體規畫路徑,這時候會拿到一條最佳或最短路線。

不過,這條開往台中 2 個小時的路線規畫,其實只有 8 點到 8 點 15 分之間,是根據即時資訊規畫,剩餘時間則必須倚靠過去的路況判斷,像是高速公路某一區間在 9 點時通常會塞車,可以考慮替代道路,因此歷史路況資料庫愈完整,預測時間、距離也會愈正確

追求精準度的過程中,勤崴以過去的資料庫,加上政府公布的交通相關資料,建構起自己的人工智慧預測模型,當即時路況與過去路況不一致時,像是發生了車禍,便能計算行車時間會因此增加多久

黃晟中表示,完整資料庫與 AI 預測模型雙管齊下,預測路況的正確率能從目前同業平均的 70%,提升至 90%。

精準度提高,更意謂著電子地圖可以應用的場景也跟著拓展。柯應鴻舉例,像是這幾年最紅的自駕車產業,就需要這樣細緻的路況分析,因為它不只要知道車輛在哪條路上,更要能辨別處於哪個車道、該車道目前速度,才可以做出正確判斷。

因此,包含 BMW、Toyota 等國際車廠看準勤崴在高精度地圖上的優勢,車內裝載的導航系統皆由他們提供服務,未來還會導入更多在地化的資訊,像是天氣、店家等。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認為到 2025 年,全球自駕車市場規模會超過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2000 億元)。柯應鴻的遠見正引領勤崴走向未來新興市場,他充滿自信:「使用我們服務的人,永遠都能比別人更快抵達目的地。」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