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便利貼6 你真的知道,你買了甚麼金融產品嗎?

理財便利貼6 你真的知道,你買了甚麼金融產品嗎?

我從事理財知識教育推廣近20年,20年下來還是覺得很無奈,為什麼大部分人不願意花一點時間,去搞懂金融商品的風險或成本,而把自己的錢,賭在不懂的商品上,蒙受重大損失。

特別是包裝成保本、低風險,但卻隱藏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總是讓投資人誤闖叢林,投資人應該要多一些認知,才不會深陷險境。

一,人民幣TRF,獲利有限風險無限

2005年到2013年人民幣一路升值,讓大家認為人民幣只漲不跌,但自2014年以來人民幣卻偏向貶值走勢,自然帶來匯率風險。如果只是存人民幣存款,雖有損失,但幅度不大,若幣值貶幅高於利息收入,只要解約即可,存款族損失有限。

但利用人民幣升值為誘因,設計出一個TRF產品,風險就大不相同。這個產品的設計是,若人民幣升值至某個價位,銀行就讓你停利出場,但若人民幣貶值,則投資人要賠雙倍匯率損失,而且沒有下檔停損點。這種金融商品基本上是獲利有限、風險無限大的選擇權產品,但是投資人購買前是否真正充分了解相關的風險。

二,雙元貨幣產品賺利息賠匯率

前幾年市場流行推雙元貨幣,利用提供較高利息吸引投資人購買外幣,例如美元澳幣雙元貨幣,購買者看到的是優於新台幣的存款利息,但該商品設計真正重點是匯率。一般而言,投資人可能賺到高利息,但卻換得一個貶值貨幣,忙了半天最終還是可能賠錢。投資這類產品,重點是匯率趨勢判斷,但投資人是否有能力做到。

三,連動債連動了甚麼產品

2008年雷曼事件引爆連動債風暴,重創買連動債投資人。所謂連動債就是一張債券連結一個衍生性金融商品。投資人以為可以得到一個穩定的債券收益,但卻不知道連動商品的風險有多高,等到金融危機出現時,才知道自己坐在火藥庫上。受到2008年風暴影響,目前市場上較少這類產品,但是未來又會設計出甚麼變種產品呢?也值得小心注意。

廣告

四,基金ABC,成本大不同

買基金手續費很高,因此,目前開始推出後收手續費基金,所謂B股基金可能綁三年,三年後賣出不收手續費,C股基金可能綁一年,一年後賣出不收手續費。若在約定期間內想要先行出售,則會收一個較高的懲罰性手續費。除此之外,買B股、C股基金還有一個隱藏成本分銷費,是每年收1.5%,但投資人根本搞不清楚。

你以為可以節省投資成本,但最終你付出的成本卻比前收手續費更高,這不是很奇怪嗎?但是,大多數投資人根本不懂,就被銀行理專呼嚨了。

此外,近期很多通路都在推類全委保單,這類產品各有其設計特色,但投資人購買前,還是要先問清楚相關費用與約束期間,才不至於產生後續糾紛。

五,月配息的債券基金就沒有風險嗎?

台灣這幾年最熱銷產品就是高收益債券基金,而且還設計成可以月配息,深受存款族喜愛。但投資人可能不知道,高收益債券有債券違約風險,遇到金融市場大波動時,對高收債影響大。例如最近美國就有幾家高收債基金,停止投資人贖回或打算清算,顯示投資風險升高。

有投資人認為,只要每個月可以配息就好了,不用管基金淨值高低,但其實月配息可能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減損本金,這樣的風險投資人是否清楚。我認為高收益債可以作為個人資產配置的一環,但不能不認識它的投資風險。

六,買基金選擇奇怪計價幣別

如果買海外基金通常選擇美元計價幣別,但若投資歐洲可能以歐元計價,投資日本以日圓計價。但過去一年,因為南非幣、澳幣大跌,反而銀行通路建議投資人可以購買南非幣計價或澳幣計價基金,以為可以賺到匯率反彈匯差,沒想到這二個貨幣還繼續貶值,反而產生更大匯損。

我個人認為買海外基金,主要選擇美元計價幣別即可,不要想股匯雙賺,這是高難度挑戰。雖然這二年歐元、日圓相對美元貶值,我會建議投資歐洲或日本基金,選擇美元避險計價幣別較好,但此為短期趨勢性判斷,若未來匯率趨勢改變,就要做不同操作。只是,大多數投資人是否有匯率判斷能力,做出正確選擇呢?

以上這些產品大多針對保守存款族,多數人想要的是穩定收益,卻忽略了其中隱藏風險。天下沒有簡單的午餐可以吃,投資前還是要先花點功夫,真正搞清楚,自己究竟買了甚麼東西。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歡迎加入

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http://www.facebook.com/mrsmoney888

 

林奇芬相關著作

「窮人追漲跌,富人看趨勢---投資前你一定要懂的10個指標」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9473

「藏富-我用基金賺到一輩子的財富」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2509

「治富-社長的理財私筆記」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