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掛保證的台灣50真的那麼好?

財神到 ▲股市今天開紅盤,金管會昨天就送出大紅包,放寬券商投資陸股,台股可望挾政策利多挑戰8千點。圖為財神爺在營業廳跳加官。(本報資料照片/方濬哲攝)

最近金管會打算推動政府財團法人投資ETF,其中有15個部會所主管的57財團法人,如果將資金都投資ETF,預計有300億左右的資金投入。為什麼金管會這麼推崇ETF呢?

以金管會曾銘宗主委所舉例的台灣50為例,從2003年六月掛牌上市至今,已經快要滿12年了,而過去這段期間到底表現如何呢?如果以掛牌首日的37.10開盤價,到今天的收盤價70.75來看,上漲了90.7%。不過這是純粹的股價報酬,過去12年已經配發了20.25元的股息,所以如果把股息加上去,相當於現在持有的總資產已經有91元了,報酬率也會變成145.3%。

上述是單筆投資的情況,如果是從掛牌上市開始每個月一日進行一萬元台幣的定期定額,則累積到今天(2015年3月23日),已經投入有141萬元,累積的總資產有277.2萬元,其中包含40.3萬元的現金股息,也就是累積報酬率有96.59%,年化之後等於每年平均有5.93%的報酬率。

當然,如果把配息直接再投入,報酬率會更好,累積的總資產將會有310.5萬元,累積報酬率為120.24%,年化之後等於每年平均有6.96%的報酬率。這樣的報酬率不知道能滿足多少投資人?不過我想相較於目前的定存利率,應該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當然,現在台股都快要上萬點了,計算出來的數據自然比較好看,如果是金融海嘯的時候,說不定這樣投資的結果也很悽慘?其實經過回測之後,並不會太難看。同樣從掛牌上市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到2008年12月底,剛好是金融海嘯時期台股的最低點,累積報酬也只降到了-7.91%,並不會如指數從九千多點腰斬呈現那麼巨大的損失,因為之前其實是在更低的五六千點左右逐漸布局的,這就是定期定額的好處,在低點多買幾股,在高點少買幾股,壓低持股成本。

從上述這些回測,其實大概就可以看得出來,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這檔ETF,的確是無法致富,畢竟不是每年都給你100%的報酬,以平均7%的年化報酬率來算,等於自己的資產要十年才能翻倍,算是比定存還理想,但是遠遠達不到可以致富的目標。

那麼為什麼金管會會推薦這種投資工具呢?因為過去幾年,政府這些基金聘請了專業的投資團隊,卻大多達不到這個成績。勞退基金在2014年的投資績效已經是成立以來最好的一年,賺進了754億元,但是其實也只有6.38%的報酬,而同年台灣50的報酬率卻有16.66%。

所以對於投資的目標是要快速致富的投資人來說,定期定額投資ETF可能是個很遜的選項。但是對於想要長期投資以換取穩健獲利的投資人而言,未來台灣50可以提供的報酬如何雖然現在無法得知,但是過去的資料卻也給我們一個參考。

如果你過去定存了12年卻表現不如持有台灣50;如果你過去投資股票得要隨時緊盯著行情、新聞,為了選股、擇時卻累得半死,結果績效卻遠不如持有台灣50;如果你過去以為理專推薦而且有明星經理人操作的五星級基金很好,結果到處都看得到廣告的基金卻輸給了不打廣告以最低成本經營的台灣50。

那麼,也許你也應該聽一下金管會的建議,嘗試一下定期定額投資台灣50看看,不用擔心現在是高點或低點,你自然會在高點少買幾股,在低點多買幾股,下一次遇到股災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平均持股成本迅速降低,在股災過後沒多久,你就已經轉虧為盈了。而當下次台股再回到讓你覺得「有點高」的位置時,你光靠定期定額ETF的報酬率,就已經勝過市場上大多數的投資人。

巴菲特在2008年跟避險基金對賭誰比較厲害,巴菲特以S&P 500的指數型基金進行PK,到現在進入第七年,巴菲特所選的指數基金報酬率為63.5%,而避險基金則只有19.6%。在投資上,要擊敗大盤指數本來就是非常難的,基金公司也不敢宣稱沒有贏指數就不收你管理費,那麼你為什麼不跟大盤指數一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