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投資效果放大?

作者:黃珮婷

香港朋友喜獲麟兒,因為是家族中第一個孫字輩的孩子,爺奶叔姨都包了「大紅包」,以資慶賀。

朋友因為不懂投資,不知如何處置這筆短時期內都用不到的資金,所幸將這筆孩子未來的教育金,全數拿來買保單;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張儲蓄險保單。不過,外公反對買保單,認為不如直接買銀行股划算(可以配息)。

對朋友來說,因為不懂股票,不見得每年都找得到可以配息5-6%的銀行股,買保單鎖住利率,比較簡單。不過若是母親懂一些投資,就可以將投資效果放大。

通常保險人將整筆資金,買進儲蓄型保單。保險公司收取保戶的保費後,也是拿去投資銀行股配息股,然後再將部分配息分給保戶。

以友人購買的儲蓄險為例;保險公司給投資人的是最低保證2%,保險人不但收益較少,而且還會被保險公司扣掉行政保費,每年至少扣1%

與其將大筆資金交給保險公司,再由保險公司配息給投資人,還不如自己投資銀行股,既可以享受配息,還有機會等待銀行股淨值的成長。

下表是建設銀行近10年配息,總共配了3.025港幣,除以收盤價7港幣(2019/3/14),配息率約 4.57%

建設銀行(0939.HK)近10年配息

*資本規劃 再利用!

一般人很少會去想到資本規劃。包括:保單繳費期滿了,或房貸繳清了,有很多人就讓這些資產靜靜地放著,完全不再利用。

假設:一位媽媽希望幫小孩儲蓄學費,但手上現金不夠,在有一棟房貸已付清的情形下,可以有以下二種作法:

1、收租金,買保險付保費(將房屋出租,然後收取租金,再支付保費)。

2、房屋照樣出租,但將房貸貸出買進股票,收息還房貸(向銀行貸款XX金額,支付房貸2%,然後將資金買進建設銀行配息6%,賺取利差4%),等於每年除了支付2%利息,還可以還銀行房貸4%,連續25年房貸就還完的;25年後這筆資金,就屬於你的小孩的。

廣告

再舉一個善於資本規劃的案例。一名台商到大陸經商20年,前10年都租屋而居,到了第二個10年,事業終於踩穩腳步,便決定要在當地置產。由於台胞買房子還是有些限制,加上大陸房貸利率較台灣高。因此這位台商就決定,將台北沒有貸款的房子,重新貸款出來;大陸房產則採全額付的方式。利用台灣房貸利率較低的優勢,節省下不少買房資本。

存保單還是存股,借房貸還是信貸,操作得當,不但可以節省利息,更有機會進一步將投資效果放大。

★延伸閱讀★
投資如爬山 膽識功力決勝負?!
慢慢變富 機會大!
四個關鍵 自製人生「錢母」
銀行股 是金雞母嗎?
長大的志願 富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