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趨勢蘊藏金融商機 金融業不容錯失的機會

未來運動產業朝智能化、個人化,以及運動科學等3大面向發展,其衍生之商機值得金融業注意。

採訪、撰文:劉書甯(本文摘自台灣銀行家3月號)

台北市今年8月將舉辦世大運,運動產業所帶動的運動經濟新商機,已成為政府及國人共同矚目的新焦點,然而,在新時代,學習運動產業的眼光,也要有所不同,臺大國際企業系教授,同時也是臺大創意與創業學程主任李吉仁,在接受《台灣銀行家》雜誌專訪時,提出其觀察指出,比起傳統的「職業運動」,目前與未來運動產業朝智能化、個人化,以及運動科學等3大面向發展的最新脈動,將是台灣發展運動產業,所要學習的新課題。

李吉仁親身參與運動、並觀察運動產業多年,運動產業所創造的經濟產值究竟如何?他分析,運動產業在過去10年,累積相關的經濟產值成長率已達到5.7%(詳見圖),其中若以全世界各地區的分布來看,北美由於職棒、職籃等運動的勃興,因此,占比約41%,為全世界最高,歐洲則占35%,亞洲則占20%。

>>智能化、個人化、運動科學趨勢

然而,上述的經濟產值,李吉仁提醒,這僅止於統計所謂的「職業運動」部分,也就是一般的職業球隊、職業運動員、賽事等,並沒有計入最新崛起的「非職業型」運動產業類型,這些非職業型的運動產業,已透過智能化平台,將運動的設備、載具,把對運動有興趣的各類社群連結起來,在這樣創新的突破之下,以往運動教練總是局限在單一隊伍等小眾或一對一的教學,但現在透過網路、線上傳遞等智能平台,教練一次可以從事500人次以上的大眾教學,新興運動產業的風貌,將較過去大有改變。

廣告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運動科學的發展自然扮演不容忽視的角色,李吉仁指出,正因為運動科學的蓬勃發展,使運動「從職業走向普及化」的同時,也更加「客製化」。例如有些營養品補充公司已能透過網路,把每名運動者的體能狀況,進行個別記錄,然後為每名運動者量身打造最適合他的營養補給,甚至把營養品直接放入膠囊,運動者直接飲用從膠囊中釋出的營養補給品,非常方便,而且完全客製化。此外,在個人化服務越來越興盛之下,現在所謂的personal coach(個人教練)在運動中心、健身房也越來越流行。

這種個人化的運動服務,與過往方式最大不同,在於過去總是從「供給面」出發,先有產品,再找客群,但現在產品提供者,則是從「需求面」出發,得先找到一群有共同需求,但仍未被滿足的需求者,來創造出新的商機。例如Nike已建立可以量身訂作自己專屬運動鞋的平台,開放用戶上網下單訂製,這就是開發新需求的一個範例。

>>帶動新創業及就業機會

新的運動經濟崛起,也能帶動更多的創業及就業機會。李吉仁認為,透過網路平台的崛起,不僅運動休閒繼傳統的職業運動之後快速崛起,懂得掌握趨勢的人,也順應時勢在創業上獲得成功。

他舉例,台大EMBA學生裡就有人開發出「運動筆記」網站,把所有的國內外賽事、資訊評價等都予以上網,而且還提供貼心服務,以馬拉松比賽為例,該網站特別跟攝影師合作免費提供跑者跑步時的連拍照片,讓跑者免費留取想要的照片,在累計40、50萬瀏覽人次之後,不僅運動廠商前來與該網站合作舉辦活動,廣告預算也接著來,在規模越做越大後,該網站目前更細分到包括馬拉松及棒球等各種球類的「次社群」網站,而且才花不到5年的時間,就能損益兩平,可說是相當成功的創業模式。李吉仁認為,運動筆記除了是運動產業成功創業的範例外,也同樣是新產品需求被滿足的成功案例。

另一方面,李吉仁也指出「運動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意即透過智能平台的運用,未來在運動及訓練設備上,更有創造共享經濟的機會,舉例來說,透過網路,不只可以訂運動場館來活動,甚至還可以將自家的跑步機等運動器材,租借給網友。李吉仁也看好這類型的新運動經濟發展之後,未來相關運動產值的成長率,絕不只前述的5.7%,以Nike為例,去年至少有10%至15%的成長率,隨著服務越來越走向差異化、客製化,這些被開發出來的新需求,就會帶來更強的產值成長力道。

>>造就城市發展和金融新商機

不要小看差異化,透過差異化,好好予以包裝,甚至可以促成小鎮的復興、帶動小城鎮的發展。李吉仁就直言,例如,彰化田中的馬拉松活動,就是非常成功的典範,田中一年只辦一次馬拉松賽事,很短時間就成為全國跑友評價最佳的馬拉松賽事之一,並由此成功經驗帶動多項結合小鎮的觀光活動,讓小鎮知名度與經濟生產力雙雙提升,因為大家已看到了商機,促成更多的彰化人願意一起配合來造福家鄉,帶動城鄉發展。

他認為,包括世大運,悠遊卡與聯發卡等科技公司,共同贊助了穿戴裝置,並讓運動會資訊,或是運動者的量測,都能透過該穿戴裝置進行,就是一種對於運動科技及智能平台的運用,相信以此能帶動更多的商業機會。

「在新的運動經濟崛起之際,我們需要從社群,從客戶的身上找答案,找出他們的需求,這是最重要的!」李吉仁認為,需求痛點的滿足,就是最大的亮點,在社群運動經濟崛起之後,甚至可以讓原本不認識運動的人,轉而被吸收成為運動的愛好者,這等於是開發出更多的新生地,最大的商機也往往在此。

而銀行業者不論在各種產業上都扮演著重要的金流角色,是產業發展所必需的血液補給,談到銀行業未來與運動產業經濟發展的關聯,李吉仁認為,或許銀行業者對運動產業的思維,也要重新架構,畢竟新運動經濟的發展,與傳統以「職業運動」為主的架構,大有不同,未來不只已邁入了「運動無國界」時代,社群運動也會更加興旺,更多差異化服務、個人新需求的滿足,更將成為新運動經濟發展的動力,銀行若能配合運動經濟發展的趨勢,掌握最新的脈動,在相關授信方面就能確實掌握方向,而且還能進而將上中下游的相關產業鏈,做出更正確、緊密的融資串聯。

★延伸閱讀★
以東京奧運啟動都市計畫 日本經濟再現成長契機
世界各國爭搶重要賽事主辦權 大型賽事創造經濟效益 更創造永續資產
提供更貼近客戶所需的智能客服 人工智慧翻轉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