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得獎名單出爐

(台北訊)素有基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 2015年度贏家名單正式出爐!本年度「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共頒發13個組別獎項,「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組別獎項部分亦有21個,得獎機率為0.82%,堪稱是國內資產管理業界競逐最激烈的基金獎項。分析得獎數目,本年度最大贏家由富蘭克林投顧蟬聯,共拿下兩大基金獎合計6個獎項,貝萊德則是抱走3個獎項,施羅德投顧、景順投信及美盛投顧分別獲得晨星兩個獎項,而復華投信更首度同時奪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以及固定收益型基金團隊研究獎兩項大獎,投研實力獲評審肯定。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評審團主席、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表示,挑選基金不能只看績效,還要考慮基金投資組合是否夠分散、基金規模不能太小等問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是從投資人是否能靠得獎基金長期穩定獲利的角度進行評選;拉丁美洲股市因去年表現不佳,相關基金表現也不好,即使是績效第一名的基金,報酬率也僅小贏指標指數(Benchmark)2個百分點,因此評審們決定獎項從缺。
另外,因應中國股市的影響力逐漸提升,「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從今年起增設「大中華股票」獎項,並同步將原「天然資源」獎項與「環境生態和替代能源」獎項合併成「商品類」獎項。
在今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頒出的20個組別獎項裡,頒給去年績效冠軍的基金僅有5個獎項,比例僅1/4,主因在於評審們強調中長期績效皆持續穩定才是好基金。評審之一、政大財管系教授李志宏解釋,很多基金拿下當年度冠軍,可能是剛好壓對寶,但不見得能經得起市場考驗,因此需要拉長到3年、5年以上的時間觀察。結果,5檔去年績效在同組別基金中拿冠軍的基金通過考驗得獎,其餘13檔基金去年績效穩定維持前1/4,但是3年、5年績效皆名列前茅,短中長期績效表現一致。
至於獲得雙冠王的復華投信,由於該公司長期投入大量研究資源,建立多重經理人制度,採團隊合作,降低單一經理人操作風險,績效穩健為盈,除了在固定收益型基金短中長期表現穩健外,股票型基金績效近3年也有明顯進步;另外,第3度入圍的德盛安聯投信則是因其海外基金產品多元,且積極向海外母公司爭取在台灣投注更多資源,成為股票型基金團隊研究獎的另一個贏家。
主辦單位《Smart智富月刊》總經理朱紀中說明,綜觀今年得獎基金的表現,金融海嘯過後,投資大環境迥異,能夠得獎一次已相當不易,但有些基金持續繳出耀眼佳績,包括貝萊德美國政府房貸債券基金、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瀚亞M&G日本小型股基金等3檔基金,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連續三年獲獎,表現亮眼穩健。
特別的是,《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今年基金獎最大贏家、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由他所操盤的「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皆入選「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2014年台幣報酬率達19.4%,大幅勝過MSCI新興市場指數,評論2015年新興市場主軸,墨比爾斯表示重心仍在改革所帶來的機會財,尤其看好南韓和印度的前景。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部分,則有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A股歐元與德盛台灣大壩基金連續2年獲獎肯定。連同「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獲獎紀錄,德盛台灣大壩基金3年共抱回5個獎項,表現同樣受到矚目。
晨星亞洲基金研究總監陳永熙分析,近兩年金融市場回歸正常化,讓個別市場因素開始決定基金是否勝出。例如今年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基金,分別由「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獲獎,小型股基金勝出的主因就是大型股基金的能源類權重過大,受到油價大跌衝擊表現不佳,反而是以內需市場為主的小型股出頭天。
「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頒獎典禮,將於3月12日(星期四)下午一點半假台北六福皇宮大飯店舉行。晨星亞洲基金研究部總監陳永熙將就2014年的全球資金流向剖析,以及投資趨勢相關議題發表演講。

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晨星技術指導)得獎名單


績效、晨星評級來源:晨星,統計至2014/12/31    

2015年晨星最佳基金獎(台灣)得獎名單


績效、晨星評級來源:晨星,統計至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