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白忙 境內基金規模 慘輸境外基金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境內基金汲汲營營,但10年下來竟如夢一場。據統計,從前波高點2007年9月起算到今年9月止,境內基金檔數從524增加成長到790檔,成長率高達5成,規模則從2.21兆增加到2.26兆,僅增500億元,10年來只成長2%;反觀同期間境外基金規模增加1.46兆,境內基金10年努力看似白忙一場。 資料顯示,境內基金過去10年增加266檔,但以整體境內基金市場規模僅增加500億來算,等於每檔新增境內基金平均貢獻僅1.88億元,甚至低於主管機關規定清算基金的最低標準。但同一時間,境外基金卻一飛沖天,過去10年新引進的境外基金達301檔,期間境外基金新增規模1.46兆元,等於每檔新引進的境外基金,就獲得國人約48億資金的流入。 過去這段期間為強化境內基金競爭力,金管會證期局推出諸多措施,投信業者也在新募基金上所投入許多資源並強力宣傳,現在看來成績並不如預期。 近年來投信業者一直反應,新基金每每一過閉鎖期就被客戶大量贖回,導致規模急速萎縮,且投報率表現越好的基金被贖回越快,金管會也關切此問題,協助投信公會去溝通,希望銀行通路調整基金銷售方式,避免理專不斷勸客戶轉換基金,損及客戶權益也讓基金無法養大,甚至因此面臨贖回壓力或流動性問題。 今年基金業者也透過投信公會和銀行公會、信託公會等協商,希望透過改變銀行通路佣金結構來改善,包括以年內AUM(基金在銀行存續規模)作為佣金發放基礎等方式,但因銀行認為計算上過於繁複,且執行不易落實,提案並不可行。 資產管理業者坦言,要把基金規模養大,首要前提就是產品要能留得住錢,但既有銷售通路的業務模式是鼓勵短期交易,而非鼓勵資產養成,再加上台灣長期的低利環境導致國人資金不斷外流,因此境內基金有現在的處境,就是先天不利(低利環境)加後天失調(銷售扭曲)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