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盤點政策、法規、資金 私募基金邁向黃金年代

工商時報【駱秉寬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副理事長】 過去國內、外對私募基金曾有負面印象,現在逐漸了解到私募基金乃高度市場化的投資模式,可以扮演企業成長的媒介、可以協助提升管理能力、引進優秀人才擔任掌舵者、加速國際化步伐,成為產業的整併者,在併購活動與產業轉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私募基金在國內發展有了健全的法規「陽光」、友善的氛圍「空氣」和資金池挹注「水」的助力下,加上「維他命」和「維骨力」的補充加持,今年以來,交易金額較去年倍增12倍,替國內產業走向國際化及轉型升級找到新的契機,也為私募基金的蓬勃發展迎向嶄新的局面。 ●【陽光】-架構健全的法規 政府自2015年制訂《有限合夥法》之後,確認了私募基金的定位與法律上權利義務關係,私募基金有了明確的規範和運作模式;且經濟部投審會於104年4月30日刪除了私募基金國內投資案「資本弱化」及「對資本市場之影響」2項審查標準,不再檢視資本弱化,只看「資訊透明度」及「小股東權益」,是法規鬆綁的重要指標。 ●【空氣】-營造友善的氛圍 金管會為了讓私募基金能多參與台灣的資本市場,於106年8月1日,開放投信事業轉投資子公司設立或受託管理、引介投資私募基金,可以擔任私募基金的普通合夥人。固然有人批評證券投資與私募基金不同,但其主要用意乃引導資金池的挹注,讓金融保險業加碼私募基金。 所以,國泰投信在106年11月15日設立「國泰私募股權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100億元就是代表性案例。 接著107年5月31日開放證券商得透過子公司擔任私募基金之普通合夥人,負責基金的營運。保險業部分,金管會早於97年3月12日開放可以投資私募基金,今年放寬可投資用於5+2產業的國內私募基金,最高持股25%股權;於是乎保險業大幅加碼私募基金,國壽投資了239億元、台壽保176億元、富邦人壽162億元,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水】資金挹注案件暴增! 盤點私募基金今年以來參與資本市場和產業轉型的代表性案件,先是今(107)年1月台灣本土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之一達勝集團購入安益集團70%股權,推動會展業的升級與國際化。3月Morgan Stanley私募基金以93億元收購體溫計、血壓計全球前三大的百略醫學100%股權,私有化後下市。 接著7月以林堉璘宏泰教育文化公益基金為主的五家法人股東組成的私募基金,以515億元收購中嘉網路,完成台灣有線電視本土化的最後一塊拼圖。同月李長榮化工與KKR私募基金達成換股協議,KKR以現金478億元,收購榮化所有在外流通股份,擬私有化下市,是今年最大的私募基金投資案件。8月貝萊德私募基金,收購台灣雲豹能源59百萬瓦(MW)交流電╱70MW直流電的再生能源投資組合,是貝萊德在台灣首次的水上浮動太陽能收購計畫。 ●國發基金助攻-【維他命】補充能量 為帶動我國產業轉型,國發基金於105年7月26日匡列1,000億元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與民間資金以投資方式共同參與企業併購或創新轉型計畫,期有效誘發引導民間資金來參與產業結構調整。 ●台杉投資-【維骨力】顧筋骨 為帶動國內投資能量,結合民間資金動力,去年設立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顧問(股)公司,第一檔水牛一號物聯網基金於去年底募集46.5億元完畢,第二檔水牛二號生技基金在今年7月底59億元募資完成,擬投資國內5+2產業創新,以驅動產業成長動能注入活水。 綜上而言,私募基金就好像是NBA球隊裡的「3D球員」,可以無球跑動投進三分球(能攻),又有強悍的防守能力(能守),幫助球隊(企業)贏球;也可以是「角色球員」,雖不是當家球星,在球隊(企業)裡扮演一定的角色,或是控球(整合者)、搶籃板(資金)、定點射手(國際化)或是防守悍將(人才),幫助球隊維持一定的競爭力。 最後,台灣在許多行業關鍵技術居領先地位的「隱形冠軍」,由於規模不大,當國際化競爭日益增加、面臨世代交替以及轉型升級的壓力下,正是私募基金可以著力之處,實體產業透過私募基金的專業人才、資金、平台或國際化網路,可以補足中小企業缺乏併購動能的這一塊「短板」,相信可以快速提升其國際競爭力,贏得永續經營的企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