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大勢力撞擊 亞投行成角力場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據 《美國之音》25 日報導指出,由中國大陸主導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創始會員加入期限將於 3 月底到期,隨著時間點接近,部分美國的歐亞盟邦鬆動加入或考慮成為會員國。即便美國自身過去說服其他國家不要加入,更多合作聲浪卻逐漸浮現。

長期以來,國際社會要求中國大陸在全球事務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當中國大陸於去年宣布將成立 AIIB 後,美國卻持懷疑立場,呼籲有意願參與的國家應在加入前應先瞭解該基金如何應處環境與社會保障的疑慮。

英國本月稍早宣布簽署加入 AIIB ,顯示解決前述憂慮的最好方法便是加入,而非袖手作壁上觀。

美國歐洲重要盟邦如德國、法國與義大利均已加入 AIIB ,亞洲盟邦的南韓考慮加入,澳洲也承諾將推動談判進程;中國大陸則宣稱目前已有 27 個會員國簽署加入,在到期前可望有更多國家加入。

部分人士表示,美國重要盟邦立場鬆動,彰顯美國政策的失敗。澳洲分析家 Alejandro Reyes 指出,華府對此發展的回應,猶如過時思維;另表示,「選擇不加入 AIIB 就像是一群孩子在遊樂場嬉戲而你也在那裡,你必須選擇融入其他人,其他人不打算依你的方式遊戲時,你便只能被冷落在一旁角落」。

分析師表示,美國不大可能在月底期限前加入 AIIB,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f Foreign Affairs) 資深研究員 Robert Kahn 則指出,政治阻力使得美國就算有意願也無法成真,由於美國擔憂 AIIB 會取代諸如世界銀行或是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等角色,使得美國顯得遲疑。

廣告

Kahn 進一步表示,若在一個較好的政治氛圍下,美國或將加入 AIIB ,但目前國會生態使然,不僅時機不對,國會也不會同意;另外,國際貨幣基金 (IMF) 甚至無法稍稍達成基本改革,以吸引崛起中強權的注意。

中國大陸與其它發展中國家長期在國際經濟治理領域尋求更多發言權,然而 IMF 的投票權改革法案自 2010 年便在美國國會擱置至今。使得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不得不尋求他法,建立新國際制度。

由美國與日本主導的 ADB 估計每年需要約 8000 億美元,以支應亞洲對基礎建設極大的需求量,但是 ADB 僅能負荷其中部分,使得 AIIB 具有極大空間填補這些空缺。

IMF 官員,以及世界銀行與 ADB 均表示已將尋求與 AIIB 合作的方法。美國官員表示,欣見新多邊制度融入國際社群已共同建立的高標準。華府亦鼓勵 AIIB 與世界銀行及 ADB 合作以確保高標準領域得以維繫。

中國大陸也回應此些呼籲,強調此基金將維護高標準,但還需創始會員於接下來數月共同討論行動細節。

根據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將不像美國於世界銀行裡掌握否決權,AIIB 所有成員國將不會有此項權利。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 國際秩序與策略研究計畫主任萊特(Tom Wright) 表示,有關中國大陸將如何取得新領導角色,以及如何與其它現存制度合作或是有不同發展等,均有待觀察。萊特另指出,AIIB的成立並不是一終點,而是中國大陸開起的新篇章,中國大陸不僅建立AIIB ,也宣稱將採取領導角色,但還有許多問題懸在前方。

中國大陸自視在區域內進行基礎建設計劃具有特殊地位,但直至目前都極度倚仗國營企業與勞工於海外推動基礎建設。

澳盛銀行集團 (ANZ Banking Group) 經濟學家劉力剛 (Liu Li-gang) 表示,中國大陸建立 AIIB 勢須尋求多邊途徑,若 AIIB 採納國際標準,而非中國大陸勞工規範,便是一大進步。劉力剛另指出,當 AIIB 進行一項大型基礎建設時,不僅陸籍企業可進行投標,或許所有會員國的企業也能參與競標,有助減低歐洲批評與反對中國大陸海外投資聲浪。

北京已宣布 AIIB 創設資本至少達到 1000 億美元,其中資金來源多數來自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