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陳(沖)示警:基本工資逾自動化成本,將加速邊際勞工退場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勞動部14日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多數工商團體希望維持現狀「凍漲」。前行政院長陳(沖)今天表示,提高基本工資,不應以政客邀宴、企業買單的方式,此終將影響就業機會(尤其是機器人/自助機器當紅的時代)。所謂市場原則,無非是認為工資是一種價格,應由供需決定,如在供需均衡價格之上再予置喙或訂定一法定的最低工資,則供需曲線即會顯示工作機會的減少,甚至引發原已離開勞動市場的勞工歸隊,此舉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邊際勞工,但諷刺的是邊際勞工原是基本工資要保障的對象。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強調,對於最低工資之提高究竟是有多少本國藉勞工受惠?還是只有利於外勞?究竟是有利還是傷害「邊際勞工」?以及對於國外提高最低工資後自助機器大量問世的現象都加以研究。

陳(沖)認為,基本工資調整的決策者至少要知道領取基本工資的「實際」人數、整體薪資結構、基本工資升降觸發對其他所得者的影響、乃至跨國Kaitz index「相同基礎」的比較。歷來勞委會或勞動部雖熱衷提高基本工資,但懈於做「紮馬步」的基本功夫。在此大數據時代,上述數據真實而全貌的顯示,應該不難。

陳(沖)呼籲,勞動部不宜再靠其他單位的推估資料或以低報的勞保薪資計算全國領取基本工資的本勞人數。長年以來,各界都批評勞保投保「高薪低報」,所以真正領取基本工資者,人數應該更低。果真如此,每年一次大拜拜,除提高勞健保費負擔、增加勞健保收入外,似乎白忙一場。

廣告

另外,財稅資料中心的檔案也不足為憑,因為代表性不足,也未區分專職或part time。報載財政部熱心插花,表示依納稅資料,台灣「月薪眾數」貼近基本工資,故支持調薪,但這也無助於說明真正?數,更何況納稅資料原就不能代表實際收入狀況。

一個政策決定當然需要一些數據,在本案最需要當然是「有多少人領取基本工資(或以下)?」勞動部對外所說數字,在該部相關統計資料沒有,在職類薪資調查中也無,那又如何判斷一個決策的影響與利弊?所以勞動部有必要解釋125萬人(月薪)及39萬人(時薪)獲益的依據。

陳(沖)也建議:調高基本工資是否贏過中國、輸日韓,如果跨國比較使用絕對數字,將令人懷疑決策品質,其實半世紀以來,國際皆以Kaitz index(最低薪資/平均所得)做橫向比較,勞動部如展示各國的index,豈不更具說服力。在數位時代,勞動部務必利用大數據,精準統計國內薪資結構,尤其是本地勞工實際領取基本工資的人數(勿再援用報繳勞保費的資料),以確實了解現狀及提高後的衝擊與影響。統計資料精確後,則務必再以國際同一標準計算基本工資占平均薪資的比例(即所謂的Kaitz index),以便與其他經貿競爭對手做跨國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