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戰2】「可愛巧虎島傳8級地震」ChatGPT對媒體是毒還是藥?

2023年科技巨頭引爆AI大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23年科技巨頭引爆AI大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市後活躍用戶破億,接著Google推出「Bard」一較高下,隨後微軟宣布新版Bing和Edge,Yahoo奇摩新聞推出《AI大戰》系列文章,帶你一探這場高科技之戰,我們的工作、教育會怎麼改變?是為人類帶來助益或是威脅呢?

作者:李柏鋒

最近挺忙碌的,除了處理日常新聞與規劃專題報導以外,也花了很多時間在使用ChatGPT和New Bing,可能有人會想:有了更強大的工具幫忙,工作應該更輕鬆不是嗎?但實際上是我們對這些新工具都還不熟悉,所以反而在適應和習慣這些新工具的過渡階段,反而更忙,但也更有趣。

延伸閱讀》【AI大戰1】什麼是AI?科技巨頭如何發展一文看懂

背景介紹

先跟大家自我介紹一下,我過去是科技媒體「INSIDE」主編,目前擔任財經媒體「商益」總編,對科技產業的發展夠熟悉,也對新聞產業的現況夠了解,所以應該是有點資格來談這個主題。但我也知道,新聞產業範圍很廣,所以我所分享的觀點,其實還是非常狹隘的主觀而非客觀,但之所以有價值,可以說是來自於每天在新聞產業工作所累積的一些經驗。

那麼ChatGPT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以跟你以文字介面對話的聊天機器人,以人工智慧的技術在龐大的資料訓練後,能夠相當自然的回答我們各種問題,甚至做許多文書處理,包括各種語言翻譯、文章改寫、長文摘要,這就是為什麼ChatGPT會被認為將大幅改變新聞產業。

延伸閱讀》ChatGPT是什麼?為何被稱為最強AI?會取代文書工作嗎?6大QA認識現在最夯的ChatGPT

記者會不會被取代?

在討論ChatGPT對新聞界的影響之前,我要先把新聞從業人員很粗暴的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記者」,一類是「編輯」。這兩種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廣告

簡單來說,「記者」會到現場採訪,這個工作不太會被ChatGPT所取代,因為算是萃取最基礎的原料,沒有原料ChatGPT也無法做進一步的加工。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疫情爆發之後其實很多「記者會」都已經線上直播,重大突發事件的現場也都開始會有路人拿起手機直播,那的確記者不一定要到現場,甚至民眾都比記者更快也更貼近現場,那麼新聞的「原料」將是這些直播,只要透過語音辨識將聲音轉為文字,再由ChatGPT進行改寫與摘要,記者的工作的確會有所改變,不過這倒不是因為ChatGPT的出現,主要還是到處都是手機可以直播所帶來的影響。

所以我認為記者會不會被取代,更關鍵的是有比記者更貼近現場的路人,以及比記者更專精單一領域的自媒體意見領袖。記者想要存活下來,打造自己成為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並且學會善用ChatGPT這些工具,就是兩條很關鍵的活路。

延伸閱讀》ChatGPT爆火恐成下個「要紅不紅元宇宙」?專家這樣說

編輯會不會被取代?

至於編輯,我想是最首當其衝的一群人了。當然,編輯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綜合報導」型編輯,一種是「深度報導」型編輯。負責綜合報導的編輯很快就會被ChatGPT取代,這種編輯的工作非常簡單,例如在論壇、社群上看到什麼能夠引發討論的話題,就截圖或改寫成一篇報導,當然也不是沒專業,例如對於哪些議題能爆紅特別敏感,或是特別懂得加油添醋來引戰,都能額外創造流量。

有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媒體,根本就是內容農場,不過雖然都在追逐流量,內容農場的商業模式與產製流程跟新聞媒體並不一樣,例如內容農場可能不太需要即時新聞,更在乎搜尋長尾,所以我想用「調味式新聞媒體」應該比較貼切一點,因為擅長把各種「食材」料理成很吸引受眾的「美食」,像是監視器畫面、行車記錄器影片、Dcard幻想文、爆料公社連載等都是「原料」。不過既然工作是「改寫」、「編譯」、「整理」、「調味」,ChatGPT都非常擅長,在成本和效率考量下,應該很快會被自動化。

延伸閱讀》不寫程式,也能拿千萬年薪!AI大浪催生新職業「AI溝通師」

但是如果是「深度報導」的編輯,不但不會被取代,甚至可以因為懂得善用ChatGPT等工具而變得更強大。例如過去這些需要大量搜集資料的調查、研究或分析,其實非常耗費時間,但是這些原本只能用工人智慧的步驟,現在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快速完成,也就讓撰寫深度報導的編輯可以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例如多問兩個關鍵性的問題,多查十組不太相關但可能有線索的數據。簡單來說,只要懂ChatGPT,ChatGPT就會幫助你。

三十年前,要寫一份深度報導,其實只能跑圖書館,找出陳年舊報紙,翻閱各種書籍,資料量少而且非常沒效率,後來Google的誕生與普及改變了一切,大概很少有需要跑圖書館了,隨著時間的累積,網路上的資訊量已經比圖書館更大,而且搜尋更有效率。而現在,則進入另一個新時代,從搜尋後要自己整理,進步到有個機器人不只幫你搜尋,還幫你整理,甚至還幫你標註好資料出處,甚至能幫你寫好摘要。

我肯定,對新聞界的深度報導來說,這是一個嶄新時代的起點。

延伸閱讀》當學生比教授懂ChatGPT,大學仍有用?那些新專業正崛起?

ChatGPT出現後,媒體可信度會如何變化?

談到這邊,相信大家應該也開始理解,其實媒體有很多面向,甚至我還沒談到新聞媒體還有分大眾媒體和單一領域的專業媒體(例如科技媒體、財經媒體),而專業媒體又有分面對消費者(例如科技領域的3C媒體)和面對產業(例如科技領域的電子時報)的區別,自然也都沒辦法用一句話說完結論。

但是如果從上面這樣的順序來討論,我必須要說在ChatGPT出現後,可信度其實是越往前會變得越差。也就是大眾媒體的可信度會幾乎蕩然無存,但專業媒體的可信度會提高。為什麼呢?這跟利潤分配有關。

大眾媒體基本上不太可能向消費者收費,主要營收來自廣告,廣告的需求是流量,所以可信度對媒體經營來說,重要性很低,但是能用ChatGPT大量產出內容,品質好壞不重要,內容量越大,流量就越高,廣告營收就越好,可信度會直接被無視與犧牲。

延伸閱讀》AI繪圖是什麼?Midjourney又是什麼?連設計麻瓜也能輕鬆做到!為何卻引起爭論?

這情況也不是ChatGPT出現後才發生,而是早已如此。可以觀察一下,在大眾媒體的內容,你能清楚看出新聞和廣告的差異嗎?其實已經看不出來了,你以為的新聞根本是收錢的廣告,大眾媒體可信度早就大幅降低,更多人其實是把大眾媒體的新聞當娛樂與消遣。

所以我的建議是:大眾媒體的內容,你拿來當作「知道發生什麼事」的資訊來源就好,例如知道某台吸塵器發表了。但是不要去相信這台吸塵器有多好,因為那些優點的形容,有很大的機會都是行銷文案。甚至你如果對自己的資訊來源有更高要求,你根本可以忽略大眾媒體,畢竟大眾媒體有非常多我前面提到的「調味式新聞」,而未來甚至是由ChatGPT生產,連真人核稿流程都沒有,你在攝取沒有意識的演算法,餵給你沒有營養的內容。

延伸閱讀》【科技人帶路】超聰明猶如「比爾蓋茲年輕時」!ChatGPT之父:生成式AI將取代Google搜尋

那有什麼可信的資訊來源呢?其實我會這樣建議:不要想去找一個可信的資訊來源,而是培養自己檢驗資訊來源是否正確的能力與習慣。這在ChatGPT出現之後其實更顯重要。

在我過去大量使用ChatGPT的經驗,我很清楚知道對於我非常熟悉的領域,我可以判斷得出來ChatGPT生產出來的回答有哪些是正確的,有哪些是胡說八道。我甚至試過,請ChatGPT寫一篇可愛巧虎島發生8級大地震的快訊,完全虛構的事件,ChatGPT仍然可以煞有其事的掰出一篇新聞。但是在那些我不熟悉的領域,我就很清楚我根本無法判斷ChatGPT說得哪些是對的,還要額外去做事實查核,但這麼一來未必比較有效率。但有多少人會真的這麼在乎資訊正確性呢?有多少人會花時間去查核事實呢?恐怕很少。

所以對於一般人,我的建議有兩個:

一、願意投資在產出「深度報導」、「調查報導」的媒體,會比只願意「調味式新聞」、「綜合報導」的媒體更可信,因為會願意選擇更高成本、更低效率的方式做事情,在目前新聞界已經是具備相當道德勇氣與專業堅持的表現。也希望大家能留意那些持續產出好新聞的從業人員,支持並鼓勵你所認可的好記者與好編輯,新聞是相當被「人」影響的產業,因為「人」能累積出信用。

二、收費媒體會比免費媒體更可信,因為免費媒體的受眾才是真正的「商品」,你的點擊貢獻了流量,讓媒體可以向廣告商收錢,而媒體在乎的是廣告商而不是你。我的意思不是收費媒體就沒問題,而是收費媒體如果無法提供獨特且品質遠高於免費媒體的資訊,根本不可能收到錢。此外,收費媒體的受眾會是一群很在乎資訊來源的人,之所以願意付費其實是已經建立了可信度,等於是眾人一起檢驗該媒體,並且有了忠誠度。相較於免費的大眾媒體,A媒體沒報,看B媒體、C媒體就好,沒有忠誠度可言。

由於目前ChatGPT還只能透過舊資訊提供回答,但我在New Bing已經使用過可以直接連結最新資訊的新世代搜尋引擎,所以最後也給大家一個小技巧。如果你對某個資訊感到質疑,將來可以直接問Bing的聊天機器人:「關於OOO這個事件,幫我找出五個新聞來源。」多重來源不代表可信,但單一來源且來源你根本沒聽過的話,通常就代表不可信。

延伸閱讀》這次AI是來真的!3、5萬月薪的人會被淘汰?AppWorks程九如:「無用階級」將誕生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