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食到期前 7 小時自動打 7 折!明知可能犧牲毛利率,全家為何還要做?

你知道台灣每年會產生多少剩食嗎?根據環保署統計,在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之間,超市和量販店平均每月有 500 噸以上剩食。大量報廢的食品,不免引來外界埋怨浪費食物,成為零售業急需解決的議題。目前捐贈「過期」食物屬違法行為,要想和非營利機構合作在食物到期前順利捐贈、配送,就必須額外開發一套人力、物流系統。

全家便利商店 22 日發表的「友善食光」機制,讓食物浪費問題有新的解決之道: 到今年年底前,消費者買到商品到期前 7 小時以內的鮮食,結帳時便能享有 7 折優惠。 假設是凌晨 12 點過期的商品,消費者就能在下午 5 點開始買到折扣鮮食。

全家經營企劃本部副本部長林翠娟提到,當前零售業的解法是替即將到期的肉品、蔬果貼上打折標籤,也有像是台灣家樂福,選擇與食物銀行合作,捐贈米、餅乾等方便運送的常溫商品。而本周日本 7-11 也宣布,未來消費者購買 4~5 個小時內過期的飯糰、便當等鮮食,會額外回饋 5% 點數至他們推出的電子錢包。全家這次推出的解決方案和上述業者相比,有何優勢?

把保存期限埋入條碼,結帳時自動判讀折扣

全家商品本部本部長黃君毅指出,友善食光不只人工貼標,而是將商品有效時間寫入「商品條碼」中,消費者只要拿符合條件的鮮食去結帳,價格就會自動判定為 7 折,不需要店員判斷,「目前全家共有 200 項鮮食商品,會有 85% 導入這項優惠。」

這項在條碼中埋入時間標示的技術,全家在 2004 年就先應用在麵包、蛋糕等甜品。林翠娟表示,當時因為和日本手工甜點廠合作,原料大量使用雞蛋、奶類,必須特別注重保存期限,因而開發「時控條碼」協助把關商品,萬一店員未能挑出過期商品,消費者誤拿時也無法刷取條碼結帳。

廣告

這次將技術用在友善食光,於去年 11 月開始在全台 60 間店試行,今年 2 月則拓展至 200 間店。黃君毅觀察,每間店鮮食報廢的比例落差很大,但他們從中發現, 友善時光的促銷方式能增加潛在報廢食品 10%~40% 的銷售機會,飯、麵等主食類的鮮食反應最好。

解決豐富貨架卻賣不掉的兩難,有望提升加盟主的最終獲利

不過,這項措施會讓有機會以正價售出的商品犧牲毛利,為什麼全家還想投入資源?

林翠娟解釋,經營便利商店要讓架上產品有豐富感,「可是消費者需求變動很快,加上鮮食效期又短,加盟主總面臨訂得多又怕賣不掉的窘境。」因此, 透過折扣吸引消費者埋單,其實能有效解決加盟主的擔憂,願意多訂鮮食商品,不用顧慮會產生過多的鮮食報廢。 另外,總部設計的統一打折流程,也能避免不同店家、不同步的處理方式。黃君毅坦承,肯定會影響店家總體的毛利率,但一來是鮮食占便利商店銷售額 25%,影響相對有限,同時財報上的報廢費用也能降低,加盟者最後的利潤仍有望提升。

針對鮮食設定時間價格,只是全家減少食物浪費的第一階段。黃君毅提到接下來會陸續導入不同機制。像是目前店鋪進貨一般商品時,可使用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自動訂購系統,鮮食卻因為品項多、數量小,連天氣都可能影響銷售量,他們還在研究哪些數據,確實與飯糰、麵包等商品相關,並以冷飲先行測試,蒐集相關資料之後,會更容易掌握鮮食的數據準確度。

擴大一般商品參與時控條碼,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只是仍有許多技術需要克服,也需要供應商支持、添購新型條碼印刷設備,才有可能擴及至全部商品。例如過去寶特瓶的條碼是直接以膠膜封上,為了要調整為可以埋入時間的條碼,他們初步的解決方案,是在瓶蓋上印製QR code,店員一刷就知道過期與否。「我們願意開放這項專利權,」黃君毅說,「畢竟只有當參與者變多時,供應商才會想要投資。」最終才能真正解決省「食」這項產業難題。

和全家學決策:為何是 7 小時?

林翠娟提到,友善時光的計畫橫跨了商品部、營業部、物流部、鮮食部與資訊部共 5 個部門一起合作。既然有這麼多成員參與,討論時一定會出現不少意見分歧,像是哪些鮮食品項應該開放折扣,該依據保存期限長短還是商品單價而定。

討論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到底要提早幾個小時開始特價?」當時有部分成員擔心太早開始特價,會影響到毛利結構。最後決定是 7 小時,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希望能配合消費者吃飯的時間,像是晚上 6、7 點時最多人會購買鮮食做為晚餐,並預留一些時間給店員準備,從凌晨 12 點往前推便是下午 5 點。

另外,她強調數字之外,決策更看重能不能解決最基本的問題: 消費者為什麼願意拿起接近保存期限的食物?假設要延後至接近保存期限前 3~4 小時,雖然可以減少打折需要負擔的成本,然而那個時段的需求就會降低,便無法回應最一開始的問題。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