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高層大地震!嚴凱泰視為生命的「納智捷」未來挑戰重重

就在裕隆集團少主嚴凱泰驟逝即將滿一週年前,裕隆接連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九月初,先是主掌納智捷研發大腦的「華創車電」,宣布公司將「廠辦合一」,員工全數遷往苗栗三義廠,不願配合遷廠者,可申請優離優退,申請時間從9月9日至9月20日下午5時截止,並於總經理核准日之次日開始生效,最晚不超過10月1日。

也就是說,9月20日前,華創員工就得決定轉往三義廠工作,或優離優退。

緊接著,今天(9月12日)下午更傳出裕隆創始元老、五人決策小組成員之一的陳國榮,同時請辭華創董座與納智捷董座,其中,華創董座的部分已被集團慰留成功,但請辭納智捷董座則已獲准。

雖裕隆集團不斷緊急澄清,旨在進行集團組織及人事調整,包括為落實裕隆汽車價值鏈轉型及華創車電廠辦合一策略,裕隆集團新成立「自有品牌暨開放平台整合專案室」,統籌研發、採購、製造、銷售等價值鏈的協調整合,以落實開放平台、多元客戶之轉型策略。

另外,為強化溝通及運作效率,「自有品牌暨開放平台整合專案室」直接向集團決策委員會報告。後來,納智捷汽車董事長一職改由裕隆汽車總經理姚振祥兼任。

跟著華創車電董事長陳國榮一起請辭的總經理李俊忠,則改由副總經理黃振宏暫代職務,陳國榮已予以慰留。

而令外界驚訝的是,裕隆的聲明稿指出,轉型策略需要更好的橫向及縱向溝通效率,考量組織扁平化能提昇溝通效率,故不再設置副執行長(陳國榮)職位。

簡單說,就是主掌裕隆集團汽車引擎、底盤、車電系統等關鍵零組件的華創車電,得開始自謀「生路」了。像是替其他車廠代工,例如義大利重機品牌ADIVA(亞帝發)。

廣告

納智捷將面臨考驗?

根據業界分析,這是裕隆成立66年來,首次打破只替日產(NISSAN)等自家品牌代工的潛規則,「看來,納智捷面臨佷大的考驗」。

其實,嚴凱泰辭世以來,虧損不斷擴大的納智捷已成為裕隆最大包袱。8月10日集團公布第2季財報,上半年稅後淨損高達9.3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 -0.62元。當時裕隆公司表示,裕隆出現少見虧損,主要是受兩岸車市影響,自有品牌納智捷銷售不如預期提列資產減損。

市場局勢改變,裕隆汽車價值鏈將全面開放以裕隆汽車為首的汽車相關價值鏈將進行策略轉型,以市場化為依歸,全力爭取海內外客戶,提供客戶Total Solution的服務。集團將全力爭取海內外客戶訂單,不限汽車,只要能運用裕隆汽車製造能量者,皆是目標客戶……。

裕隆在今年第2季認列台灣納智捷、東風裕隆(中國納智捷)及華創車電虧損,被視為是清理轉投資納智捷帳面的第一步。顯然當時已有跡象,集團將出手整頓納智捷不斷擴大的「財務黑洞」。

然身兼華創、納智捷董座,與集團副執行長的陳國榮,除了是嚴凱泰生前最得力的左右手,更是集團內,除嚴凱泰外,催生納智捷最關鍵人物。包括裕隆企業分割、投資納智捷、前進中國設廠,到後來新店裕隆城開發等,背後都有陳國榮影子。

兩岸車市急凍,讓納智捷財務雪上加霜

嚴凱泰生前曾說,「我是把生命跟納智捷畫上等號」,陳國榮也因此深獲他的信任,被拔擢為副執行長。

嚴凱泰驟逝後,裕隆五人小組,除執行長由嚴陳莉蓮接任,老臣林信義、戚維功,分別監督集團汽車與紡織事業,張樑則扮演財務顧問。當時投資界普遍認為,虧損連連的納智捷「終於要好好處理了」。

未料,集團隨後定調,要努力完成「嚴凱泰未竟志業」,業界分析,當時力主「納智捷」應繼續發展,便是陳國榮。

如今,兩岸車市深陷史上最強「冰風暴」,車市急凍,對納智捷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業界分析,「早就預料會有這天,」「這幾年,車市差,納智捷幾乎可說是撤出大陸,台灣業績又沒起色,幾個華創創始元老,能走的早就走了,將領出走,如今主帥又無兵可用,求去是早晚的事。」

然一葉知秋,曾是傾國家之力培植,台灣最驕傲的汽車自有品牌,如今,卻面臨前途未卜困境,值得政府與業界深思。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

更多追蹤報導
3大包袱半年燒百億 東風裕隆問題更難解
新店裕隆城傳喊卡 專家曝停蓋豪宅2原因
不敵兩岸車市急凍 裕隆上半年虧近10億元
圓夢或保命 嚴陳莉蓮最煎熬的抉擇
進口車市占首過半 車商:救救國慘車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