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貿易戰火燒,信邦、泰鼎、晶睿擁地利優勢突圍(3-3)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儘管第4季進入傳統淡季,泰鼎-KY (4927) 在車用及大廠訂單挹注下,10月合併營收達12.37億元,月增29.8%,年成長21.37%,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93.17億元,年成長6.08%,法人預估,泰鼎-KY第4季營運可望優於第2季,今年業績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泰鼎-KY表示,公司產品仍著重在家庭應用及STB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並積極搶攻車用板,而公司也將持續提升新廠生產效能,持續強化成本控管,明年業績可望優於今年。

除供應鏈面臨大風吹,美國參議院在8月初通過《2019預算年國防授權法》(NDAA),確立了一些對大陸企業的新禁令,將NDAA禁止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採買與使用華為、中興生產的電信設備擴大為禁止所有的聯邦政府機構採買與使用這兩家產品,並將禁止採買名單擴大至大陸安全監控廠—海康威視及大華科技等;今年10月初美國彭博商周報導中國政府涉嫌在蘋果、亞馬遜的中國製伺服器植入間諜晶片,雖然蘋果及亞馬遜均駁斥彭博報導,但資安議題持續發酵,讓飽受大陸安控廠殺價競爭壓力的國內安控產業重現光明。

過去3到5年可說是國內安控產業「崩壞期」,海康威視及大華等挾政府扶植優勢,在安控產業掀起前所未見的殺價競爭,讓原是績優生的安控產業腥風血雨,除晶睿靠著領先同業的軟體整合技術及全球化佈局優勢勉強維持獲利,其他安控廠都因陷入苦戰,業績從天堂掉到地獄,部分台廠甚至退出市場;但隨著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國內安控廠也迎來轉單契機,最近,晶睿美國分公司就接到過去曾跑掉的國際客戶如:金融、運輸等敏感、關鍵基礎建設廠商回頭詢問產品。

廣告

晶睿董事長陳文昌表示,監控產業是高度敏感的產業,中美貿易戰有稅跟法令的問題,美國禁止海康及大華賣到敏感區域,且在大陸做ODM的廠商有稅的問題,讓與大陸廠合作的客戶訂單開始轉向台灣廠商,對台灣廠商是正面的。

再者,儘管安控產業高度競爭,但影像應用愈來愈廣,高頻寬、高速運算都跟影像壓縮、傳輸及應用有關,智慧交通、智慧零售及智慧製造等都有一定的成長,根據IHS報告,專業監控維持8%年成長,晶睿也持續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以公司在安控影像累積18年的深厚基礎,積極開發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創新影像技術,將深度學習導入智慧影像監控系統,成為物聯網的眼睛,相關產品包括:採用邊緣運算技術並具備人群偵測功能的新一代智慧型360度魚眼攝影機;其次,隨著客戶日益重視資訊安全,晶睿以「主動的機制」替客戶把關資訊安全、避免網路攝影機或安控聯網設備成為駭客攻擊的跳板,今年也發布與趨勢科技合作全球首款內建防入侵軟體的安防攝影機。

此外,為提供全球客戶在地化服務,晶睿除開發零售、交通、樓宇自動化三大錘職市場的客製化解決方案,晶睿董事長陳文昌也抓準此波轉單趨勢,打出「台灣製造MIT」策略,趁勢行銷「台灣製造」與中國廠牌的差異性,並透過全球6處辦事處和子公司深耕在地化市場,提供當地即時服務,藉以提升客戶滿意度。

在策略夥伴—台達協助下,晶睿在台達桃園廠設置新產線,並於10月正式量產,初期設置5條產線,新產線量產後,產能將較目前倍數成長,可望大幅提升晶睿台灣製造能力;此外,晶睿亦已獲政府核可成立人工智慧影像偵測、監控與特徵分析技術研發中心,積極延攬人工智慧人才,並進行產學合作,希望能全面達到台灣研發、設計、製造目標,成為提升公司在全球安控產業市佔率的助力。

晶睿第3季合併營收為12.95億元,營業毛利為4.23億元,單季合併毛利率為32.71%,年減2.33個百分點,稅前盈餘為6833萬元,稅後盈餘為6707萬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8元;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37.78億元,營業毛利為13.63億元,合併毛利率為36.09%,年增1.64個百分點,稅前盈餘為2.47億元,稅後盈餘為2.48億元,每股盈餘為2.96元。

晶睿今年上半年代工與品牌客戶佔比從去年的60:40下滑為55:45,不過隨著與大陸廠商合作的客戶轉向與台灣廠合作,目前晶睿已接到4個專業安控客戶訂單,其中兩個將於第4季開始量產,明年如果4個代工專案都順利進行,不排除代工與品牌比重回到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