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很多時候,壞制度其實來自於「好人」

2016年,中國湖南省爆發了一起震驚各界的「陸勇案」,陸勇是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同時也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因所服用的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格列衛(伊馬替尼)價格過於高昂,家中積蓄幾乎要掏空,他在因緣際會下發現一款印度仿製藥,自己服用後發現效果屬實,但藥價卻便宜了許多。

為此,他開始把相關的藥推薦給其他同樣的白血病患者,並自己親自到印度進口仿製藥,然而,他所購買的印度仿製藥沒有批文、不具備合法渠道,因此被藥監部門認定為「假藥」,他只能戰戰兢兢地過活;然而實際上在「正版」藥廠的打壓下,許多百姓已經到了苦不堪言的地步……

這樣一段傳奇的故事,被導演文牧野改編為作品《我不是藥神》,並邀請徐崢擔任男主角,章宇、王傳君、譚卓、周一圍、楊新鳴等人共同演出。作品道出了中國社會小人物最無盡的悲苦,以及在那官僚制度的抹煞下,有著無比的黑暗和無奈。

《我不是藥神》劇情描述,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裡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

一日,店裡來了一個白血病患,求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藥神」,但隨著利益而來的,是一場讓他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機的多方拉鋸戰。

這部電影改編真人真事,宛如中國版《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上映後在中國快速衝出亮眼票房。角色鮮活,劇情張弛有度,道出老百姓被醫療體制坑殺的不平,引發整個社會的高度討論。

導演文牧野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刻畫能力,短片代表作《Battle》、《安魂曲》在國際影展中屢獲佳績。2015 年參與合導長片《戀愛中的城市》,2018 年完成首部個人執導長片《我不是藥神》,首部長片即入圍2018第55屆金馬獎7項大獎肯定。

廣告

最亮眼的是,入圍的獎項都是令人稱羨的大獎,包含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新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造型設計、最佳剪輯。

曾演出《人在囧途》系列大放異彩的徐崢,總是能以最貼近人心的人物角度,迸發無微不至的細緻,他擅於深入角色的個性,從而挖掘不為人知的真理,那絲絲入扣的眼神和肢體語言,道出扣人心弦的省思。

《我不是藥神》透過電影映照了社會現況,更從最小人物的角度訴說那些從來不被關注的聲音,它是近年來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傑作,在中國票房累積超過30億人民幣。

事實上,很多時候,壞制度其實來自於「好人」,那個社會賦予的權利和法律給予的光環,讓他們可以在「我是為你好」的關懷中,隱藏了弱勢根本無從反抗的狡詐,被金錢壓得喘不過氣的感傷、為了活命逼不得已的鋌而走險──誰又何嘗知道那一段段悲歌,唱出貧窮的生命原罪?

有趣的是,《我不是藥神》卻透過喜劇的角度,從輕鬆和幽默的詼諧中,讓觀眾能不斷發笑,卻又在那一轉瞬間的覺醒中,令人熱淚盈眶,那些悲歡離合折射出了人生百態,中年危機、金錢誘惑、老弱悲苦,一位位「不完美」的人,交織令人讚嘆的篇章。

全片不論剪接、敘事、劇本、流暢度等皆非常到位,它用「藥」這個與你我息息相關的元素,演繹讓人難以招架的衝擊,特別是映照現實的反饋,著實咀嚼再三。

此外,《我不是藥神》的鏡頭魅力充滿了故事感,也許帶有點荒誕且黑色幽默,但那寫實沉重的刻劃,更是整體架構的精隨。

它有笑有淚、有幽默有瘋狂,還讓人不停思考,畢竟,若每個微弱無力的個體都能夠無私地為他人想,這團結的力量能夠推動社會進步。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