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沙烏地阿拉伯新太子的觀察

作者:苑舉正(台大哲學系教授)

所有做投資的人都應該要讀哲學。《苑文其詳》首次結集出版。購買請點

6月21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King Salman)宣布,廢原太子納伊夫,(Muhammad bin Nayef)改立原副太子,也就是自己的兒子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為太子。消息一出,媒體紛紛以「不意外,但很震驚」來形容,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因為既然不意外,那震驚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先說說為什麼不意外。2015年4月,79歲的沙爾曼繼任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從建國到現在,只有兩代人輪流做國王,無奈歲月不饒人,79歲的沙爾曼已經是最年輕的第二代王子了。

內舉不避親,肥水不落外人田

為了國家的領導,也為了世界能源的穩定,第三代王子的接班事業必須上場,所以當時國王提拔他最愛的兒子,年僅29歲的穆罕默德擔任副太子,同時任國防與經濟部長。

當時大家對於年僅29歲就被任命為副太子的穆罕默德都很陌生,畢竟在沙烏地阿拉伯近千位王子當中,無論媒體如何報導,也很難讓某一位王子特別受到大家的矚目,更別說沙爾曼自己剛擔任國王不久。

不過內舉不避親,沙爾曼眼見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第二代年事漸高,第三代接棒時機開始,他立即選了這位比他小50歲的兒子任太子。這個舉動除了讓沙爾曼家族成為王室血緣之外,也可以在身後確保50年的王室穩定。無論從私心或公義來講,沙爾曼的想法都不令人感到意外,那麼為什麼震驚呢?

廣告

太子計畫多,毀譽參半

任國防與經濟部長的穆罕默德在兩年多以來,先後幹了幾件大事,但是都不太成功,這還不是最令人擔心的,最令人感到焦慮反而是他不怕失敗的決心,讓我們先從沙烏地阿拉伯的國防來看看。從年輕王子負責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開始,他立即將沙烏地阿拉伯的宗教宿敵伊朗,轉換為軍事對抗的對象。雖然沙烏地阿拉伯並沒有直接與伊朗發生戰爭,但在複雜的中東局勢裡,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展開了一連串的代理人戰爭,尤其是在敘利亞與葉門的戰事。

敘利亞持續五年的內戰中,從原先西方世界一致看衰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政權開始,誰知道幾年後,阿薩德仍然沒有垮,主因是因為伊朗的什葉派穆斯林部隊的馳援。同樣的,這也讓沙烏地阿拉伯加重力道,支持反阿薩德總統的軍隊,兩者之間相持不下,造成內戰持續,平民傷亡慘重。正在雙方對峙的時候,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參戰,一反局勢,扭轉戰爭,目前沒有媒體敢說阿薩德政權必垮無疑。

在葉門的情況也很類似。沙烏地阿拉伯基於同樣理由,以支援葉門政府軍的方式,打擊伊朗支持的胡塞反抗軍(Houthis)。不過,雖然沙烏地阿拉伯以精良的美式裝備,加上強大空軍對葉門進行濫炸,但結果卻不怎樣,除了引發人道主義的譴責之外,軍事上的膠著,兩年多下來沒有任何進展。最近又在這位王子部長的建議下,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以外交手段制裁卡達是最新的策略。在這個策略當中,沙烏地阿拉伯提出的復交條件,第一項就是逼迫卡達必須立即切斷一切與伊朗的關係;這說明一切。

沙烏地新願景,放手一搏原油市場

年輕王子在軍事上的挫折,並沒有停止他在經濟部長任內的野心。他一上任就提出沙烏地阿拉伯願景2030計畫,目的就是為了讓沙烏地阿拉伯不要太依靠原油。

主要原因就是這幾年來,原油價格不穩定,加上穆罕默德提出的低價原油,想要將高成本原油逼退到市場外的計畫並不成功,也可以說是大失敗。以去年為例,沙烏地阿拉伯國內預算赤字直逼全國GDP的12%來看,王子的策略幾乎動搖國本。然後,王子又出新招,聯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非OPEC的國家一起進行減產。原來的目的是想以減產的方式提升原油價格,可是這招也沒什麼用,再加上許多國家陽奉陰違的結果,減產並沒有提升價格。

這兩件不成功的策略,讓沙烏地阿拉伯面臨前所未見的困難局面,也就是低油價與低市占率。這當然讓沙烏地阿拉伯這個經濟幾乎完全依靠原油價格的國家,又增加不少預算赤字,那麼怎麼辦呢?王子的答案就是2030年的願景。

這個願景簡單來講,就是以股票上市的方式,讓沙國油田私有化,私有化的結果可以提升生產效率之外,也可以轉投資到其他工業,讓沙國的經濟有更為多樣的基礎。這個計畫預定2018年下半年實施,出售股權5%,而這極有可能是財經史上最重要的上市計畫。穆罕默德很得意地預估,阿拉姆(ARAMCO)油田公司價值兩兆美元,但是一般估計,這極有可能是高估了的價格。

不過這其實並不是價值的問題,而是這位皇太子的管理才能,以及對區域政治的決心,才是真正讓世人對沙烏地阿拉伯的未來感到震驚的地方。現在,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沙烏地阿拉伯這個重要的國家進一步的發展。

更多苑舉正教授文章,請看〈法意團隊苑文其詳專欄

★延伸閱讀★
英國脫歐談判的困境
法國正在發生第二次大革命嗎?
英國大選與消失的新自由主義
以阿「六日戰爭」50年
民主退潮下的索羅斯

【作者簡介】苑舉正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兼任台大哲學系系主任。精通中、英、法語,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1981年畢業於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1983年赴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院攻讀哲學,獲得哲學學士(1984年)、哲學碩士(1988)以及哲學博士(1995)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