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心法 再靠333淘金

工商時報【文╱蔡淑芬】 很年輕就先買房的羅際夫,他認為,安穩退休有三個前提,一是自己及親友都沒有負債;二是要有一棟自住房子;三是家中不要有啃老族。有了以上三個前提,才能將因為工作所賺來的錢加以理財投資。 以退休理財為目的,羅際夫認為比較好的標的還是以基金比較適合,因為,股票檔數那麼多是還蠻難挑選。他認為基金投資有四大心法:不押孤隻也不能見一個愛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甘心不放手、要懂得留一手。 羅際夫常在節目或部落格幫投資人診斷投資組合,他說,曾經有一位投資人買了55檔基金,但95%都是同一類型基金,一旦遇到市場反轉,錢都押在同一類商品出不來,因此,在配置可運用資金時,不押孤隻也不要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然,也不能隨著市場喊哪一檔基金好,見一個愛一個地頻繁轉換投資標的,做好配置才是王道。 至於到底賺幾%才能出場?羅際夫說,人性通常看漲時,就捨不得賣,然而,真正能賺錢的,適時「停利」很重要。事實上,年平均報酬10%至15%就是一檔好基金,或許你設定達到15%報酬率就出場,也許會錯過一些漲幅機會,但投資一定要有個心態,留一點給別人賺的想法,就比較容易做到「停利」。 羅際夫指出,投資要賺錢,除了看對商品,進場時間點也是重要因素,其實,賠錢這件事,有時候是進入的時間點問題,例如多年前礦業基金很夯,但大部分投資人都賠了20%∼30%。羅際夫認為,停損10%∼15%是合理的,這也是法人的停損標準。不過,人性是這樣,10%沒有賣,20%也不會賣,最後發現賠越多,要漲回的漲幅要更大,才能回得來原來的本金,因此,適時停損也是致勝關鍵。 有些人會把手中資金通通投進去看好的商品,羅際夫認為,要懂得留一手。當初2008年金融海嘯時,若錢都套在市場裡,就沒有多餘資金參與後來回檔行情,因此,建議留10%現金,適時等待機會。 徹底執行四大投資心法,還是會面臨在千檔基金中,怎麼挑?什麼時機進場?羅際夫提出333法則,找出好的基金標的,即在同類型基金中,分短中長期績效,找出績效前1╱3的基金,做為投資選擇挑選的標的。 那又怎麼挑買賣點?投資人可以從GDP(經濟成長率)、CPI(物價指數)、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及景氣燈號四項指標來觀察。羅際夫說明,當該國的GDP漸漸往上走,若該國的CPI卻很高,且高於GDP情況下,該國的股市表現不會太好,例如,前幾年的印度市場,雖然GDP有4%,但CPI卻高達兩位數,就不太適合進場投資。投資人若平常研究一下這些數字表現,大概就知道什麼時候進場比較適合,尤其,套用在新興市場還蠻準的。 羅際夫說,PMI指數還蠻適合看美國、中國及歐洲市場,PMI指數50是一個分水嶺,指數掉到50以下且長達三個月以上表示經濟景氣不太好;反之,若上升到50以上且長達三個月,表示經濟景氣朝良好方向發展。其次,台灣國發會都會發布景氣燈號,若是來到最差是藍燈且連續多季在藍燈,投資人就可以進去投資。 至於今年怎麼投資?羅際夫分析,過去二年,債券基金不是很好,今年在美國不升息下,可以增加債券基金的投資。在股票方面,羅際夫以他自己為例,他從二年前就開始買中國基金及定期定額投資印度,在過去這十年,美國是市場主流,未來,可以將目光轉向新興市場,當專業機構資金也紛紛往新興市場流入,表示成熟市場已在高點了,現在空手的人,再進入的風險有點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