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灣影迷集體早起,就為了看這部電影?(內無劇情)

今(24日)一大早,許多人沒上班,卻特地六點起床,只為了搶看《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首映場。許多網路成癮症的人,在自己看完電影前,甘願不使用PTT、臉書、IG等社群網站,只為了不被暴雷。更別說4月12日電影預售票開賣之日,各大影城網站塞爆、現場受大排長龍的情形。在在都顯示代表漫威系列宇宙首階段11年終結的《復仇者聯盟4》,有多受矚目。

(本篇文章無雷,請安心閱讀)

事實上,漫威系列電影在這11年中,著實影響好萊塢影業的發展。

近年來,受到線上影音串流平台興起、劇本荒、影業高層主管頻頻走馬換將等因素影響,好萊塢工業面臨轉型。例如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Netflix發行的電影《羅馬》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和最佳攝影等獎項,就遭到名導史蒂芬•史匹柏抗議(Steven Speilberg),提議修法讓Netflix的電影不能參加奧斯卡;近年好萊塢也缺乏好的劇本,不少電影都是翻拍自出名IP作品,少見好的原創劇本。

即便在這樣動盪的好萊塢裡,漫威系列的電影幾乎是一枝獨秀。細數漫威的發展,2008年,從漫威在瀕臨破產之際,推出《鋼鐵人1》,隔年,漫威影業被迪士尼收購,但迪士尼並未插手漫威對系列電影的規劃。

因此,截至今日剛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為止,已有22部系列電影,總票房超過183億美元(約台幣5500億元)。若不計通膨因素,全球前10名的電影票房中,漫威的電影就占了四部(《黑豹》和三集《復仇者聯盟》)。

廣告

有趣的是,曾有知名電影人說過,漫威影業的電影永遠都拿不了奧斯卡獎。但今年,漫威揚眉吐氣,以《黑豹》奪下最佳服裝、原創配樂和美術設計三個獎項,等於面子、裡子全收。

以故事內容來說,系列電影從來不是新鮮事,007、星際大戰早就發展出一串作品。

但漫威的特別,不僅是拍系列電影,還讓廣受全球影迷歡迎的鋼鐵人、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們,以主演或彩蛋方式,相互穿梭在各個作品中。對影迷來說,便多了對超級英雄激盪出不同火花的期待。

同時,漫威原創故事發展自漫威的漫畫,這不只讓美漫從過去的小眾市場,逐漸站到大眾主流文化前;用電影打造出的漫威世界,也影響到其他影業公司對電影的規劃。華納影業的「正義聯盟」系列電影,甚至日益搞笑的台詞,某部分也受到漫威影響。

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行政總裁暨執行長謝安,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曾提到,近五至十年,好萊塢要拍2000萬以下的小成本,或是1億以上大電影,才能賺錢,若成本在這區間的電影,則會賠錢。1990年代末期,特效占電影的10%,2000年後,特效在電影裡的占比快速飆升,成本一億美元以上的電影,特效可以占到70%至80%。隨著特效占比愈來愈高,等於特效公司不怕沒有工作機會。

圖/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行政總裁暨執行長謝安。

此外,漫威週邊商機更是賺不完。迪士尼全球都有專門談產品授權的部門,《復仇者聯盟4》還沒上映,7-11搭配咖啡集點活動推出的漫威授權商品就賣到翻;KKBOX旗下「KK選物」平台的相關3C產品,買氣也強強滾;連電商PChome的實體活動都要跟上漫威瘋,在信義區展出《復仇者聯盟》電影體驗屋。

圖/KK選物提供。

如今,漫威系列電影走到《復仇者聯盟4》,代表了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的終結。雖然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吉(Kevin Feige)最近可能出於行銷緣由,才表示接下來要上映的《蜘蛛人:離家日》,其實才算漫威電影第一階段的終結。

但11年時間不算短,若從《鋼鐵人1》一路看到《復仇者聯盟4》,足以讓小學生變成大學畢業生、社會新鮮人變成人父人母。漫威旗下的鋼鐵人、美國隊長、雷神索爾等超級英雄,更是全球跨越文化、語言的共同話題。

影迷對漫威第一階段宇宙的終結,固然有惆悵、不捨等情緒,但下一個十年,漫威還會帶給觀眾什麼驚喜?卻也令人期待。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