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件事」 投資高殖利股免擔憂

時序進到 6 月,即將進入上市櫃公司除權息的高峰期,對於想參加除權息的存股族而言,這段期間可說是重頭戲,但是投資高殖利率股,並不是領到的配息就完全等同於獲利,還得看個股能不能夠填權息,另外所得稅、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課題也必須了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個股須填權息 股利才算是真正的獲利

首先,簡單說明何謂「除權」,「除息」,所謂除權是指公司以股票的形式,將股利分配給股東。而除息即是發放現金股利給股東。但不論公司是採取除權或除息政策,股價都會受到影響,舉例說明,聯華(1229)2017年除權息日前一日(8/24)收盤價為29.15元,將配發1.6元現金股利、及0.5元股票股利股票發行面額10元,發0.5元股票股利配股率即為5 %),利用公式:(除權息前一天收盤價-配發現金)÷(1+配股率),即可計算出除權息參考價。

因此,(29.15-1.6)÷(1+5%)=26.238,即為聯華(1229)除權息參考價。而股價因配股配息受影響而減少,必須「填權息」站回除權息前的價位,投資人才算真正獲利,否則領了股息後股價卻回不去,就會變得「賺股息賠價差」。因此想在除權息前想買進卡位、領息的投資人,仍是要考量到個股的產業趨勢、當年度獲利狀況,若只看到高殖利率就進場,可能會吃虧。

(圖片來源:籌碼k線)
(圖片來源:籌碼k線)

所得稅法新制上路 存股族不能不知

從明年報稅開始,在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取消後,綜合所得稅中股利所得課徵方式,將以新制計算,並分為(1)股利所得合併計稅、(2)單一稅率分離課稅,雙軌並行,說明如下

廣告

(1)股利所得合併計稅:投資人可以適用8.5% 的比率,計算出「抵減稅額」,但此抵減稅額每戶最高限額為8萬元。假設A投資人領取到94萬的現金股利,扣抵稅額94萬 × 8.5%,為79,900元,在8萬元的限額內,因此79,900元可以抵減當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之應納稅額。

(2)單一稅率分離課稅:不論股利所得金額為多少,皆以28%的稅率計算,並與其他所得分離課稅。雖計算上相對上述方案(1)單純,但此種方案對所得稅級距超過 30%、或是股利所得上百萬元的大戶,才較為有利。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可能成為隱含成本

105年起,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扣取門檻放寬,由5,000提高為20,000元,現行公司給個人自然人)單次20,000元以上之股利總額,將以1.91 % 計算補充保費,單次給付股利總額不足20,000元時,則不收取補充保費,以現金股利簡單舉例,A投資人為聯華(1229)股東,領到40,000元的現金股利,因超過20,000元門檻,補充保費40,000元 × 1.91 %,為764元。但可以留意到,規定為「單次」20,000元以上才須扣取,若持股分散在多檔股票,單筆股利所得在20,000元以下,就不易被扣取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快速結論

對於無法看盤的上班族來說,許多人會採取投資高殖利股領息的方式來參與股市,但看到高殖利率就搶在除權息日前買進、領取股息,若是填權息失敗,變成「賺股息賠價差」,可能得不償失,且單次股利總額若是超過20,000元,還須另外繳交健保補充保費。因此最終回到選股策略上,仍是要選擇獲利能力穩定、歷年填權息機率高的公司為宜。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作者:翁祥維 Nick
對投資有極大的熱沈,喜歡接觸變化莫測的金融市場,並思考、記錄市場每日的脈動,賦予文字價值。目標是在操盤生活中,淬鍊出「心態致勝」的方法